人均增加1岁与老龄化的应对
吴剑
2011年11月9日
有时候,一个事情的出现,往往产生一个问题。如卫生部计划在十二五期间,人均寿命增加1岁,这些当然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人均寿命是重要的社会发展指标,人均寿命的延长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何况,我们每个人都希望长寿。
问题是,我们也正面临着汹涌而至的老龄化浪潮,未富先老的现实。传统中国文化的养老体系的逐步崩溃,新的养老方式的艰难探讨,我们很焦虑。就象我昨天在顺昌县老年大学讲课说的(受到大家掌声欢迎),我们的上一代人,子女多,所以他们很少孤独,我们这一代人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我们更多孤独,因为老年人有三怕:疾病,贫穷和孤独。另外,就是我们的上一代人,思想传统(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比较突出),消费节俭,老有老伴,期望值比较低,满意度比较高。而我们这一代人,思想既传统,也现代,期望值高,焦虑度深,感情不稳,未来的幸福感比他们差。
所以,从数字上说,增加1岁是好消息,从质量上说,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老年生活安排,增加1岁就不见得是好消息了。我在讲课时说,如果按照国家规定,我们这代人女性工人45岁就退休了,身体很好,孩子离家,活到80多,漫长的30多年怎么样生活,是一个严重问题。空巢焦虑就是一个明显的事实,一方面我们希望孩子成才,成功,当然是远走高飞,飞黄腾踏好,因为这样自己骄傲自豪。另一方面,我们就一个孩子,他的离开,就意味着自己的空巢,意味着孤独,选择的两难,容易陷入焦虑情绪。
面对现实吧!因为人均增加1岁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也是人生本能,生命追求。不象上一代人的生活态度,我们这一代人只有换一个生活态度,才能更好应对新挑战。我自己看:一是经济安排,需要给自己老年生活一个比较相对富裕的经济安排,需要年轻时多赚钱,需要在多元化的投资时代有经济管理意识(毕竟在现代社会,许多钱不是劳动赚的,而是投资产生的),需要其他的经济养老方式,如以房养老。二是健康安排,老年生活的质量,重要的是健康,没有健康,什么都是没有,就是有钱也不能花。不能等到老了去维护健康,健康需要现在就安排,未雨绸缪。三是感情安排,年轻时生活丰富多彩,老年以后可以怀旧记忆,当然,我们仍然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生活,在一方面一个人的生活丰富的同时,另就是有一个稳定家庭,稳定家庭,稳定感情,也是不错的安排。就象叶落归根一样,人老归情,老伴的力量是无穷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