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服刑人员的反社会人格

(2011-11-01 11:30:11)
标签:

反社会人格

羞耻感

宋体

童年期

虐待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服刑人员的反社会人格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111

   反社会人格障碍aspd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dsm4定义为一种起自15岁以前的忽视或者侵犯他人权利的普遍行为模式,包括欺诈,偷窃,斗殴,冲动,不负责任和不寻常的过早或者攻击性行为,酗酒和使用违法药物等,并且这些行为并非发生在精神分裂症和躁狂发作的病程中。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常对他人表现出攻击行为,因此与犯罪行为有比较高重叠。

   影响反社会人格障碍形成的环境因素很多,其中家庭环境的影响力最大,包括家长不负责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受到暴力惩罚和忽视等。儿童期虐待与反社会如果咋之间存在着比较高的相关。反社会如果咋多在个体的儿童,青少年时期就有所表现,并且与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儿童期虐待是反社会人格障碍有效的预测源之一,受虐待的儿童长大以后更倾向于形成反社会人格障碍,可能的原因是在他们早期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他人,如父母,主要抚养者常常表现暴力等反社会行为。

   羞耻感是一种社会化的高级情感,是一种指向自我的负性情感体验。由于对之间的强烈否定,及对外界评价的依赖,易耻者在体验到耻辱时,会害怕别人知道,产生强烈的渺小感,表现出对行为的掩饰和对现实的逃避。父母频繁,严厉的惩罚,会使子女在评价自身行为,态度和欲望时,过于苛刻和严厉,从而产生明显的罪恶感,羞耻感,自我谴责。创伤和耻辱感的模型:创伤动力学的耻痕形成模型,耻痕形成是指虐待事件(主要是性虐待)发生以后,个体可能会产生指向自己的负性情绪及想法,而且该情绪或者想法与羞耻感,内疚,低自尊相关。个体的羞耻感与反社会人格障碍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包括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冲动性,攻击性,回避等正相关,与自我控制呈负相关。指向社会地位,自我表现和社会等级的攻击是引起个体愤怒的关键因素,这些攻击往往会引起被攻击者的羞耻感。社会交往中,丢脸或者印象管理在攻击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羞耻感是攻击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羞耻感比较高的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更容易体会到更多的耻辱,并且为了保持自己认为的比较低的社会地位,更倾向于向他人表现出攻击行为。

   因此,童年期创伤经历,尤其是童年期遭受父母虐待,可能使个体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反社会人格障碍,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对其父母的暴力等反社会行为的模仿,或者是个体长期处在虐待和忽视的环境中,产生了强烈的指向自我的羞耻感,从而变得逃避现实,孤僻,抑郁,自卑,冷漠,并且可能对父母或者主要抚养者产生仇恨,进而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敌对的态度,并且逐渐形成反社会人格障碍。

   工具使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4pdq4.12种人格障碍。儿童期创伤性经历问卷ctq,包括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羞耻量表ses,包括对个性,行为,身体,家庭4方面。

   结果显示,反社会人格障碍、童年期创伤经历和羞耻感之间存在正相关,羞耻感和童年期虐待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形成具有影响,童年期的创伤经历,尤其是虐待,更容易引起个体形成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的形成,与个体由于在童年期受到虐待和忽视而形成羞耻感有关,长期经历父母,主要抚养者的虐待和忽视,被虐待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羞耻感更加强烈,并且更容易对他人及社会产生仇恨心理,实施攻击行为,进而形成反社会人格。

   羞耻感在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童年期创伤经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尤其是虐待经历,可能使个体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形成反社会人格障碍,形成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原因有:一方面是儿童的社会模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许多社会交往技能,对他人或者社会的态度,价值观是通过对他人的观察和模仿习得的,长期受到父母虐待的儿童,往往通过模仿习得其父母对之间实施的暴力等反社会行为。另外一方面是儿童受到虐待以后,有一定的适应问题,其中包括羞耻感的增强,羞耻感的增强可能进一步导致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形成和发展,对个体长期发展和适应造成不良影响。忽视和虐待都与严重的认知和情感缺陷有关,长期经历虐待和情感忽视的个体,不容易将被虐待,忽视事件归因于自己,产生指向自我的负性情绪,包括羞耻,自我贬低,在遇到困难问题时更倾向于采取回避,退缩的行为方式,难以与他人,社会和谐相处,从而对长辈,他人甚至整个社会产生不满,以及仇恨的心理,进一步发展成为反社会人格障碍。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