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的紊乱与统一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年10月27日
小y过去是母亲带来心理咨询,现在他突然自己想心理咨询,这些本事就证明是进步,是勇敢面对问题,独立承担责任,良好咨询关系。
他说话仍然象过去,表情丰富,指手画脚。他模模糊糊说自己希望留下什么,这句话理解起来很困难,因为心理咨询需要理解。他希望留下印象,留下特别印象。是给人留下,还是给物留下。他说一些时间长的接触,就强烈希望留下什么印象。我说,每一个接触,哪怕时间很短,都或多或少留下什么。留下,是否是一种存在,证明自己的存在。推理,他希望自己的存在证明,也是我的紊乱,只能通过留下来证明自己。如果刻意留下,那感到不自在。是的,我们每个人但是在证明自己的存在意义,生存价值,也是一种人生观吧。我说了一些存在主义,他到津津有味地听。他说他知道弗洛伊德的书,但是不能理解,不过他喜欢这些。不过,他还是喜欢读书,他有好奇心。
说起来,他喜欢上自己的钢琴女老师,因为她与自己年龄差不多,不知道怎么样接触她。看来,他也有感情问题,性心理困惑,是正常的问题。虽然女老师长相一般,但是性格不错,他喜欢与她在一起。据说,好几个男孩子追求她,他感到压力。其实,追求女孩子,需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是增加让她爱你的理由。他需要好好学习,不断存在,品学兼优,才能得到老师好感。另外,就是如果感到她也喜欢自己,可以适当表达,一般还是没有什么风险的,毕竟是爱的表达,不是恨的表达。他还是坦然承认自己有生命力,喜欢女性,我说当然完全正常。他只是喜欢看vcd自慰。
他感到自己发育晚,成长慢,孩子气(甚至有女性化,很感性),不成熟。看起来,也是这样的,说话不靠谱。当然,这些也是这个年龄正常问题,紊乱走向统一,有的部分很成熟,有的部分很幼稚,逐步统一是一个过程。他的家庭有问题,父母关系很紧张,早就离婚了。母亲对他是很宽容,自由,也是不闻不问(也许母亲很忙),不过关系还是比较融洽。家庭条件不错,使他不需要承担许多责任。小时候,人际关系不错,人见人爱,长大了烦恼就多。特别是初中生阶段,受到同学的强烈欺负,他拒绝上学。原因是同学们看不起自己,他充满自卑感。几年没有上学,也是脱离社会,隔离自己,产生不少问题,没有走正道发展自己,产生特别的性格。说起他母亲,为什么不结婚呢?他好像了解不少,说母亲很漂亮,很强势,讲政治,我看差不多是属于自恋性格,她结婚不结婚,无所谓,他更无所谓。就是感到父母离婚后,对自己关爱不充分,他感到很缺,都是自己摸索成长的。依恋关系的问题,使他渴望与别人交往(缺少安全感),但是深入交往起来,就很困难。
不过,乱七八糟说了许多,可能换了许多主题,他就是想说话,舒服的说话。其实他问我更多问题,什么世界历史,中国文化,宗教思想,利比亚问题等。男孩子有时候,崇拜这样有知识的人,特别是男人。已经很晚了,我还是请他去吃饭。
(当事人认为,把问题简单地归为前三次紊乱是不是太草率了,问题在早期教育埋的根,青春期暴露,青春期过后其实还是存在的,只根据人生阶段不同而有所变化或者消除,如果排除去掉改造它的意识的话。此分析有一定道理。2011年10月31日,特别是他自己能够这样分析,本身就是成长。)
(当事人认为,不是不能理解弗洛伊德,他写得挺直观的,只是自己往往没有耐心看下去,真正让自己感到难以理解的是康德,不过其实花点力气还是看得下去的,还有我的这篇博客是流水账,哈!2011年10月31日,他能够关注就是进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