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在孤儿院里体验式治疗

(2011-08-13 11:23:04)
标签:

健康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他在孤儿院里体验式治疗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813

   g经过二次心理咨询以后,情况改善不少。上次准备在暑假期间进行城市生活体验,以后评价风险比较大,承受有困难。不过,他还是努力尝试,调整为去做义工,我非常赞成。因为,过去的暑假,父母都是安排读书,学习,没有时间给他安排。孤儿院的体验式治疗,一星期以后他就迫不及待与我分享。

   他首先去了老人院,结果老人院的管理人员告诉他,这里都是收费的,外面的人不能做。他去了附近的孤儿院,这里接受了他。他是一个大学生,他能够做什么?孤儿院的领导安排他是教学,跟一个老师。这个老师的经历使他感动。这是一个女老师,退休许多年了。在孤儿院做义工已经8年了,主要是教育这些孤儿,受到孤儿院的孤儿欢迎。一次去外地看她的女儿,因为生孩子,结果许多孤儿去用报警,说老师失踪了。她心理也是不能放下这些孩子,3个月以后就回来了。这个黄老师,把评为闽北十大感动人物,小g也是非常感动。

   孤儿院有近20个孩子,情况稍微好一些的孩子,不少被外国人收养了。大的有30多岁,小的是几岁。有的是肢体残疾,有的是智力残疾,一个孩子的两个眼睛距离非常宽,大家知道是愚形。我说,老人院,孤儿院,火葬场,太平间,精神病医院等,往往也是人生大学,是死亡教育的场所。就能够感到生命的脆弱,自己的幸运和生命的珍惜。另外,使人产生同情心,也是同理心,就是我们每个人也可以成为他们,我们需要帮助他们,也是帮助我们自己,这些也是一种道德观。当然帮助有不同,关键是善良的心。帮助他们,可以体验生命意义,自我价值。另外,他感到这样的行为是一种积德,心理上产生道德快乐。

   给孤儿院的孩子教学比较简单,有一些特殊教育的课本。黄老师已经反复教学了许多次。小g也是模仿进行,开始教认识字,和阅读句,结果大家都会跟读,给他们自己读,就都不知道了。以后教算术,10以内的加,他们还是会。教乘法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没有想象力(他们最大的快乐,就是有好吃的,有新衣服,这里的教学材料非常少,只能维持,他认为需要政府重视)。然后教看图片,他们比较喜欢,一个小g不认识的水果,这些孩子也是认识,可见黄老师的工作成果,他心理佩服。他还是想创新教育方法,教他们生活习惯,如不打人,不骂人。如穿衣服,去刷牙等。另外,他还想教育《三字经》,《弟子规》,黄老师说教了,最近小g自己也是在学习这些传统文化,他在感受着传统。

   他开始感到这些孤儿院的孤儿是废物,后来觉得这样的看法完全错误。他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孤儿成为正常人,后来发现想法很天真。这些道德改变,现实精神,是一个人逐步形成的。我们的人生需要教育,教育不仅包括读书,更不是课本,包括社会实践,人生体验。他准备完成孤儿院的社会调查报告,我非常赞成。我还仔细说了什么是智残,智力怎么样测验,我给他看了韦氏智力测验的工具,包括语言智力,操作智力(必要时去做心理的智力测验)。同时,到孤儿院的残疾人的理性应对,就是尽可能增加生活自理能力,不成为社会负担,因为不能自理,就需要社会安排一个人去照顾他,就是消耗社会财富和资源。另外在生活自理的基础上,尽可能进行开发,思维白痴学者,就是智残人往往一些功能特别优秀,如喜欢指挥的舟舟就是典型。这些需要对残疾人的孩子因材施教,发现特长,设施影响。他最近在学习《弟子规》,在学习佛教经典等,我感到他开始成熟了,至少成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