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年7月29日
去机构化是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精神卫生的发展趋势,同时社区精神卫生得到比较大的发展。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区(家庭)的康复不仅包括对症状的控制和减少复发,还应该强调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研究显示生活在社区(家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住院患者。Who2010年报告提出,在社区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治疗康复,无论从治疗结果还是个体生活质量,都好于住院康复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应该作为社区精神卫生资源分配的参考指标。
使用工具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简明生活质量量表brief,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
生活质量的提高是考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重要指标,是任何疾病的康复都应该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殊性使这个指标往往被忽视,强调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时,就不能忽视之。研究显示,社区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监管和自主是否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存在争议,有的认为减少监管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的认为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本身是与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显示阳性症状比阴性症状更人员影响生活质量,研究显示阴性症状明显,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受损更加严重。阳性症状明显,躯体健康受损明显,这些需要加强患者症状控制。社会功能是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社会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功能好的患者,社会关系更加融洽,对目前环境更加满意。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恢复和提高重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研究显示,年龄越大的患者对生活环境的抱怨越多,女性患者的躯体健康问题多于男性。年龄大的患者可能比年轻的患者缺乏照顾,更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抱怨。女性患者因为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更容易出现药物副反应,体重增加,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出现比较多健康问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状况影响社会关系,独身的患者(未婚,离异,丧偶)比结婚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社会关系问题,提示夫妻关系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结婚的可能性少于正常人。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就业率比较低,稳定居住时间比较短,研究的合作性比较差。影响生活质量和研究。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