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职业化

(2011-07-23 11:30:31)
标签:

中国

宋体

当婚姻成为职业

经纪人

事业心

杂谈

分类: 人生随想、人生疗法

说说职业化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723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需要妥善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这也是职业化最简单的要求。

   人按照生活和工作进行矩阵分析,一是生活和工作双丰收;二是生活幸福,工作一般,女性比较重视;三是生活一般,工作成功,那些事业心比较强的男性多;四是生活和工作都一般。这些就是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职业化就是需要处理好这个关系。

职业化就是需要处理好生活与职业的关系。一方面需要把生活与职业进行有效隔离,是早期职业化的要求,就是生活问题不带入职业,婚姻烦恼,家庭问题,子女困惑,朋友纠纷等一起烦恼,尽可能不带入职业,减少对职业的影响;同时职业问题不带入生活,职业压力,人际关系,单位烦恼等,不带入家庭生活,尽可能少影响生活,使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以良好的心态,促进职业。我们现在许多医生,老师,刚刚开始工作的人,多少还是没有做到。名人厌恶狗仔队,就是怕职业对生活的影响。另外一方面就是需要把生活与职业相互促进,减少负面影响是基础,相互积极促进的高层次,这些在职业运动员,演员开始处理的问题。香港演员私生活的主动曝光,往往是为了提高知名度。一些中国成功企业家,生活和工作一体化,如吃饭也是工作,娱乐也是工作,就把许多生意做成了,这些具有东方文化的色彩职业化。

   职业化就是需要处理和社会与职业的关系。职业化就是机器化,现代化,专业化。与事业心是不同的,职业化更多是金钱驱动,事业心更多是价值驱动,有时候甚至没有回报,他认为那样做就是快乐。那说明职业化是商业化的高度发达的表现,是社会大分工,大合作的表现,姚明就是典型。他可以一心一意打篮球,其他事情都是由经纪人,专业人去分工负责。这个作家,足球运动员,电影演员等,缺少经纪人,就是职业化程度不足的表现。在国外,不仅有经纪人,还有经纪人公司,经纪人团队。就是中心人物的有限精力尽可能不分散,其他事情都是交社会去做,如同企业项目外包一样。就是自己职业行为的一部分,进行社会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中国职业化还处在不断提升的进程中,我们作为现代人,需要提高自己的职业化意识,职业化意识强,成功的可能性高。当然,一个人的职业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是树立职业意识;二是选择职业匹配,如果要想比较好地职业化,那就需要注意性格特点,个人理想,社会现实,能力特长之间需要匹配,才能实现比较好的职业化,如身高不错才能考虑篮球,性格内向可以考虑科研等;三是生活职业关系,整体说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不是工作的一部分,实现职业和生活不相互影响,而职业和生活均衡发展,再实现职业和生活相互促进;四是建立职业道德,执行行业的规则;五是提高职业能力,加强学习,积极培训,努力实践;五是形成合作意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职业化意识强的人,是需要学习合作共赢。

   当然,职业化听起来好像是不错的东西,是一个人的社会化的先进方式,是文明世界的重要成果。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职业化也是异化,也是有个人和社会的代价。一是牺牲自己,这是异化的核心,当一个人成为组织的一部分,甚至成为利益群体的核心,那许多事情就由不得自己,牺牲了自己,牺牲了自由,所以往往公众人物是没有自己的私生活的,名人的隐私往往也是公众的喜欢,媒体的追逐;二是畸形发展,高度职业化以后,自己成为一个大机器的螺丝钉,自己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其他功能就进一步下降,消失。就象过去的老中医,一个人负责全部工作。现在的医院,医生只是健康服务流程上的一个环节,离开别人不能生存,离开病人不能生存;三是职业倦怠,因为专业化,所以工作极其枯燥单调。因为是机器,所以工作没有人性化。因为被迫,所以没有了职业的乐趣,过去是玩,现在是不得不做,形成职业压力。也是形成许多心理障碍,所以文明也是神经症的原因。

关于职业的哲学思考,人为什么要职业?为了生活,为了金钱,为了事业,为了社会?职业能够带来幸福感吗?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记得一个朋友说,东南亚人,非洲人比较懒散。如果上班一星期,发了工资,就马上辞职,马上就去生活消费,然后再去工作。他们就没有明天意识,储蓄意识,投资意识,其文明程度比较低。但是他们的快乐和幸福,好像没有比中国人,西方人少,甚至更多。尼泊尔是一个经济极其落后的国家,职业化程度基本上没有,大众的幸福感世界最高。印度有上亿赤贫的裸行者,他们的全部财产就是一个碗,但是他们的快乐不少与其他人,甚至他们的精神超越在大多数之上,甚至已经到了变态的程度,他们却没有职业。我不知道未来社会有没有职业,如果没有了职业,那就无所谓职业化。我大约能够感到,未来社会大多数职业被机器人代替,人的主要生活是娱乐,是文化。可能,那时的职业成为奢侈品,一种享受,一种旅游和娱乐活动,如果一个人想去职业,还需要交钱。现在社会也是出现这样的端倪,儿童去农村采摘的快乐,青年去体验一次志愿者的乐趣,城市人去体验农村的偷菜。我们对每天做同样事情越来越感到厌倦,我们对自己是一个专家而其他一无所知感到茫然,我们对必须八点上班不能迟到感到无奈,我们对那些优秀服务岗位职业化的微笑感到虚伪,甚至我们可能还对每天看到同样一个女人感到单调(也许幸福的婚姻,也是一种职业,职业就意味着责任,夫妻必须爱对方,完成个任务,这样的必须就成为所谓亲情)(准备继续写,《当婚姻成为职业》)。那我们需要什么呢?在职业化大浪潮中,一个人还能够渴望什么呢?也许就是一点点灵魂的自由,虚拟的满足,人生的虚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