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精神病学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年6月23日
文化是指某一社会中,其成员所共有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惯等综合性状态。东方文化将其译成文化,指社会的文明及演化。目前国内大众习惯的文化指受教育水平,绘画,唱歌,表演等文艺,或一个社会的文明高低。人类学家用文化指一个社会大众所共同持有的和遵循的习俗、思想、价值观等。每个社会的文化特定的。文化还需要有种族、民族区别。过去的种族是生物学不同被区别的人种,因为有不同的体形,肤色,头发,认为是遗传决定的。现在的人类学家发现,不同种族是遗传差不多的相同的,种族是后天生活环境和人为的观念产物,不是生物学的区别。民族是共同生活的群体,他们有共同的历史渊源,相互认同,保持共同遵循的文化系统。文化与民族是不同的,但是文化是可以为多民族共同遵循。文化无形影响并且塑造文明的心理与行为,影响心理问题的呈现方式及文明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影响医疗的方式及心理辅导的重心及方向。
文化精神医学是精神医学的重要学术分支,主要关心与文化因素有关的精神医学问题。初期称为跨文化精神医学,是如何把西方建立的主流精神医学的知识与经验跨越文化隔阂,运用于少数族群或者群体落后民族。跨文化精神医学是西方自我中心的产物,现在不用。现在的文化精神医学强调,任何社会与民族需要考虑自己的社会里的文化因素,采用适合本文化的精神医学。
社会精神医学与文化精神医学都是关注整体社会的精神医学,不同的是,社会精神医学关注在社会结构,阶级,功能(行政,经济)等因素如何影响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理。文化精神医学关注与文化有关的心理,信仰,观念,价值观。前的方法来自社会学,后的来自文化人类学,比较文化心理学,心理社会学密切关系。如果研究特定民族,就是民族精神医学。如果关注一个社会少数群体或者民族,就是少数民族精神医学。
在19世纪中,许多欧洲人移民到北美洲,精神科医生就注意到来自欧洲各地的移民有不同的精神病住院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许多西方人到东方开辟殖民地,观察到许多过去未见的精神状态和疾病,如恐缩症。西方精神科医生称奇怪,外族精神病。后称文化相关的特殊精神症状群。20世纪初,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许多文化人类学家到世界各地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未开发的原始民族,探讨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说。不同的儿童教育方式是否影响民族性格的形成。这些研究是客观的流行病学方法,比较不同民族和文化,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生率,社会和民族医生对精神疾病发生的影响。发现,精神分裂症在世界各地的发生率差别不大,说明主要是生物学引起的,受到社会因素影响小。神经症在各地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提示其受社会,文化,生活环境的直接影响。
不少文化人类学家及文化精神医学家对土著人医疗,民俗心理有兴趣。从心理辅导角度看传统原始医疗操作,巫医,算命,卜挂,探讨原始医疗的特殊性,分析与现代医疗的差别,推广了心理治疗的观念和跨文化的使用。1960年,美国等西方国家人权运动的推展,临床上开始关心少数民族的心理卫生状况,强调提供合适他们背景的医疗服务,特别是心理辅导。把文化精神医学从研究层次推广到临床使用,并且受到关注。
现代精神医学重视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取向。除了生物学,心理学,文化因素对精神疾病有影响。如妄想,幻觉的内容,不同文化的患者是不同的,就是文化塑形作用。一般人所有的文化信念有时候构成心理应激或者挫折背景,为产生心因性精神疾病创造条件,引起不同的精神障碍,称病理引发作用。不同的人应激反应不同,受到社会习惯和文化的影响,以躯体不适的方式反应,采取自杀唤起别人同情,采取杀人的破坏性行为。同样是遇到压力和困难,因为文化的影响呈现不同的病态反应,这些是病理选择作用,主要发生在反应性精神障碍,生物学起决定作用的精神障碍的影响很小。
生物精神医学认为,精神障碍,特别是重型的,是生物学或者器质性因素决定的,只要仔细检查症状,就可以确定诊断。但是动态精神医学和文化精神医学看,精神障碍,特别是轻度的精神障碍或者日常生活问题,如心因性的,会因为病人的认识,医生的临床经验,观念,会谈取向,产生不同的临床诊断结果。同样是说心情不好,焦虑,无法集中注意力,并且不意愿与人交往,非常胆怯,日本精神科医生可能诊断社交恐怖症,中国医生可能诊断焦虑症或神经衰弱,美国医生诊断性格问题,所以临床诊断明显受患者如何申诉问题,医生如何听取与把握,并且受到专业,个人,文化因素的影响,结果有时候一定的相对性。
督促心理与行为理论的修订扩展。目前的精神医学理论都是欧美学者根据他们的西方经验建立的,要应用到东方,许多学说需要面对文化挑战,需要从文化角度去修订,扩展。日本学者提出自我独立与相互依赖是可以接受的观念,华人许浪光提出自我的观念与自我界限在文化上差异。曾文星提出不同文化,在人格发展上,不同阶段的长短与主要课题不同。亲子情结涉及的人物,矛盾处理的结果差异。自我防御机制选择有差异。文化精神医学有助于从比较广泛的角度去了解人的心理与病理,避免受制民族与文化偏见。
如何进行合适文化的心理辅导,是文化精神医学关心的。20世纪初,对方学者开始创立各种适合东方文化的心理治疗模式,日本是森田疗法,内观疗法,中国的道家认知疗法。心理治疗中如何考虑文化因素而提供合适病人文化背景的辅导是最基本的临床需要。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