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病的理由

(2011-06-15 15:46:58)
标签:

心理障碍

宋体

身体疼痛

心理咨询师

发病原因

健康

分类: 人生随想、人生疗法

生病的理由

--心理障碍的维持因素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615

   心理障碍有发生,发展,维持,缓解,治愈等不同阶段。过去我们往往关注心理障碍的发生原因,忽视的了维持因素。

   心理障碍具有一定的自愈性,就是不经过治疗也能够自己好。也就是说,心理障碍的维持性因素消除了,就缓解了。如青春期许多人的心理障碍多少与性有关,如果随着成长发育,恋爱结婚,性问题解决了,心理障碍大多数就缓解了,性的压力,矛盾,烦恼没有了,心理障碍的维持性因素没有了,就好了。所以,心理障碍的治疗,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原因的消除。如一个人的心理障碍原因是问题婚姻,痛苦家庭,如果离婚了,原因消除了,心理障碍就解决了。所以,往往离婚也是解决心理障碍的办法,没有什么对错,只要代价大小。这样看,心理障碍的治疗,分析原因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候不见得需要什么治疗技术,直接消除原因就有效果。

   当然问题婚姻,既是发病原因,也是维持原因。许多神经症是慢性病,久拖不决。即使发病原因没有了,仍然还有维持的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继发性获益,就是通过疾病得到好处,当然这个好处大多数是无意识的。如一对夫妻感情淡漠,妻子生病以后后,得到丈夫无微不至的关怀,妻子的疾病治疗起来就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容易反复,甚至疾病越来越重,这些就有继发性获益,就是通过生病这样的方式,获得一定的好处,如果不生病,好处就丧失,那就会有意无意地生病,最后疾病真正就形成了。当然,也有孩子生病以后,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结果他就常常生病,不去上学。生病,可以得到关怀,免除责任,这些都是好处。一个事情好处多了,人就会经常去做。这些时候,心理障碍不是疾病,而是社会问题,是策略性的。当然患者开始是不能接受这样的解释,因为没有人认为生病会得到好处,他们往往误会认为是装病,诈病,其实他们不是有意识这样,而是潜意识这样。因为装病,诈病是一个道德问题,患者不能接受道德失败。这些就需要心理咨询师去引导,分析,使患者用健康的方法获得合理的利益,不必要用疾病的方式获得利益,如果健康的方式获得利益,疾病就没有维持的理由了。

    这里我们涉及到心理障碍的道德问题,道德痛苦的缓解也是重要的维持因素。我们知道神经症的加工过程类似于梦,就是患者因为道德冲突产生的道德痛苦,患者是不能接受道德痛苦的,经过加工,扭曲,变形,道德痛苦往往成为疾病痛苦,深刻的苦往往转变成为身体的痛,就是那些躯体化的症状出现。就是身体疼痛缓解了道德的苦闷。如果身体的疼痛缓解了,道德的苦闷就出现,所以他们宁可身体疼痛,躯体化症状不消失。他们意愿面对身体疼痛,不意愿面对道德的苦闷。心理咨询师就需要帮助患者分析,鼓励他们面对道德痛苦,智慧解决冲突,道德痛苦缓解了,躯体症状就消失了。

   另外就是如果一个心理障碍患者的治愈资源小于生病资源时,心理障碍就被动维持下去,也是被理由的。这个道理比较简单,就是一个心理障碍患者,家人不支持,经济很贫困,时间很紧张,意志很缺乏,知识不具备,帮助难得到,动机也不强时,他的心理障碍就不得不继续维持下去。这时候,心理咨询师需要给他足够的治疗资源,引导他去争取社会资源。如告诉患者家人,取得家人理解支持。如提高患者的求助动机,充分认识心理障碍的坏处,象强迫症、网瘾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所以,心理咨询时,不仅需要发现发病原因,而且需要分析维持原因,并且努力消除,心理障碍就能够有效缓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