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时空
心理时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2,192
  • 关注人气:48,9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慈母溺死双胞胎脑瘫儿”案,不同层次道德冲突

(2011-06-03 11:26:54)
标签:

韩群凤

日本

宋体

安乐死

残疾孩子

杂谈

分类: 人生随想、人生疗法

面对“慈母溺死双胞胎脑瘫儿”案,不同层次道德冲突

吴剑

201163

   新浪网“溺死脑瘫双胞胎母亲受审称想给家里一个解脱”,“慈母溺死双胞胎脑瘫儿”案,引起社会强烈震荡,韩群凤的后悔也受到广泛关注。有同情派,反对派,中立派,为什么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就是一个人自己也许有两个不同观念,自身出现道德冲突。

   案件的核心与是否实行安乐死相似。杀死一个唯一的,无比珍惜的生命,当然是需要付出沉重代价的,这个是社会的共识,不容怀疑。哪怕是自己的孩子(父母给了他生命),哪怕是孩子得了绝症。只要他活着,任何人无权处置他的生命。

   然而,现实社会是残酷的,个人小利益需要服从群体大利益,社会大利益。过去,在以色列就是杀婴的文化,在资源缺乏时,为了民族的生存这个最高利益,父母有权利杀死残疾婴儿。日本战后,大和民族出现生存危机,日本允许子女杀死成为社会负担的老年人,他们认为这样是道德的。当然,反过来说,那些残疾婴儿,被弃老人,他们一方面有生存权(发展权是没有了),另外,他们为了民族的生存,做出了牺牲,也是崇高和伟大的,虽然这样有被崇高,被伟大了。

医学的发展,给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许多希望,然这样的希望,仍然在许多时候是绝望,死亡的难免,残疾的难治,绝症的难解。我们的社会,家庭花费巨大资源,仍然一无所获,甚至人财两空。韩群凤遇到两个脑瘫儿子,就是这样的结果。人类缺陷的痛苦让中国人承受,让她一个弱女子承受,她终于承受不起,只能选择死亡。值得同情,值得思考。她可以选择遗弃,但是她仍然继续承担责任,不想转嫁责任。她可以选择被动安乐死,但是那更是慢性折磨,她选择的儿子死亡方式比较快,痛苦少。我们可以想象,那时的她,经受道德是审判,极其痛苦决定,万般无奈。

继续这样艰苦维持是道德的,让残疾孩子自然死亡也是道德的,给孩子选择安乐死也是道德的。这里没有错误,都是正确的选择。那为什么还会出现矛盾呢?因为我们每个人的道德水平,道德层次是不同的。上面,世界上最优秀的两个民族的选择,是大道德,我想他们有这样民族的道德智慧。选择继续艰苦,维持孩子生命,也是一种道德,只是家庭代价,社会代价更大的道德。是否可以说,对韩群凤是不道德的,对社会也是不道德的,甚至对那些没有知觉的残疾孩子,有可能也是不道德的,因为他也许意愿选择安乐死,不意愿这样痛苦活着,只是他无法表达而已。

人类的爱与恨是永恒难解的话题,那生与死更是最沉重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