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闹”字
吴剑
2011年4月25日
这些时间在医患纠纷和医闹的处置和预防上学习开会,也有不少认识。特别是对中国人的闹。
“医闹”这个名词有意思,据说,公安部门确定为群体性事件,处置起来缩手缩脚。卫生部门认为是医闹事件,因为群体性事件,就涉及多个家庭的利益问题,如拆迁,如工资等。医闹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情,非利益相关人员参加的,只能是闹,打击应该果断。
那么医闹就是一个的损害,引起其纠纷,导致一个家庭,乃至无关人员参加的群体性事件。如邻居,同事,朋友,同学,远房亲戚,社会人员参加的行为。问题是通过医患纠纷产生了医闹,这样的行为不仅向其他地区蔓延,而且向其他领域蔓延。据说,有的地方出现了“交闹”,就是交通事故以后的闹,拆迁房屋的“拆闹”。就是遇到什么事情,如果不满意,就去有关部门闹,迫使政府部门接受他们不合理的要求。
中国人现在为什么喜欢闹了。当然中国文化里就有一个闹字。闹元宵,闹春节,闹市区,闹新房,闹事者,吵吵闹闹,看来是一种文化现象。外国人说中国人在一起就是闹,吃饭是大声说话,旅游时熙熙攘攘,在一起吵吵闹闹。没有纪律,没有秩序,没有主见,没有理性,没有是非,没有头脑(医闹往往也是没有带头的,他们怕自己成为带头的)。大违法不敢,小错误不断。闹有时候也是和声音相互配合,声音是乱七八糟,但是没有一个大声的。以讹传讹,谣言四起,人云亦云,盲目跟从(医闹是许多不明真相的人参加),胆小怕事。希望通过这样的群体性行为,总认为团结就是力量,法不责众,但是又认为枪打出头鸟,是一个矛盾心态。整体反应中国人的素质不高,方法不对。当然,不少闹事以后成为违法者,这些人开始是不知道的。一个闹字也是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政府在上,民众在下,就向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一样:“别闹了”,居高临下,反映中国人一种卑微心理。一个人,一个群体有抱怨是正常的,但是表达抱怨的方法有许多种,与事件,与文化有关,不知道利比亚是不是闹事。如果中国人的心理诉求仍然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解决,对违法乱纪行为不能有效打击,闹事者将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是一个考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