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技能培训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年3月16日
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技能缺陷,社交技能缺陷是精神分裂症除阳性
症状和阴性症状之外的另外一个特征性症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以治疗幻觉,妄想,却无法改善社交技能缺陷。学者尝试采用社交技能培训sst,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技能缺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借鉴国外社交技能训练课程,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适合康复科主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技能训练手册。
训练方法:接受4周社交技能训练,共12次,每周3次,每次60分钟。训练采用小组治疗的形式,6-10人一组,由1-2名治疗师主持。治疗师具有护理、康复治疗师或者心理咨询师的学历背景,2年以上的小组治疗工作经验,并接受医生的系统督导。训练期间患者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变化≤1分,抗精神病药物不变。
训练内容和步骤: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社交技能训练方法:独立生活技能训练程式,社交技能训练手册。制定中国社交技能训练手册:4种基本技能(倾听,表达积极感受,提要求,表达不愉快的感受),会谈技能(发起并维持谈话),有主见的技能(拒绝要求,诉求),处理矛盾的技能(妥协和协商,不同意他人的观念而不争吵),交友约会技能(邀请),职业技能(面试)和维护健康的技能(如何看门诊)。每次训练步骤:一是将本次使学技能分解成为若干步骤,与学员一起学习和讨论;二是以角色扮演方式示范技能并回顾;三是请学员用同样的场景逐个进行角色扮演,并给予肯定和纠正反馈;四是安排课后作业,并在下一次训练开始时与其他成员分享。量表评估,社交技能量表ssc,社会适应能力评定量表safe。
社交技能训练是近40年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慢性精神病的康复手段,也是心理社会干预的主要内容,其理论根据是行为矫正与学习理论。作用是患者可以从中学习新的社交技能,或者保持其原有的社交技能,并且在心理结束后,能够在新环境下发展某种技能,从而改善社会功能。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论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住院还是门诊的,阳性症状还是阴性症状的,年轻的还是老年的,几乎都可以从sst中获益。即使存在比较严重的紊乱症状的住院患者,仍然能够在1-2周的短期sst获益。没有发现由于进行sst出现精神症状加重或复发的。因此,本研究入组标准比较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治疗都不限制,目的就是检测训练方法的普遍适用。
所谓social
skill就是社会技能,也是社交技能,前是适应社会生活的所有技能,后是人际交往的技能。Liberman方法是针对前,bellack针对后。这些方法细致全面,效果都有循证医学证据,值得借鉴。但是两个方法都是操作复杂,耗时太长,训练成本比较高,适合长期居住社区的慢性患者,不适合短期住院患者。本研究是住院患者,平均住院2个月,能够接受4周训练。训练内容主题明确,效果容易测量,选择狭义社交技能训练,集中帮助患者提高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训练方法强调行为演练和正性强化,不需要讨论式心理治疗,所以在训练时讲理论原理时间少,大部分时间是角色扮演上,重视发现学员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
训练前后,半年随访,社交技能和社会适应性得到部分提高,训练3个月后继续提高,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某些项目改善容易,及效快,另外的项目改善困难,晚些。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