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女儿初长成
吴剑
2011年2月3日
昨天是大年三十,也是团聚,也是分离的日子,与过去是不同的
。
下午4点,桌子上就摆满了年夜饭,母亲说这样早过年,过去是没有的,已经不是年夜饭了,因为不是夜晚吃的。因为,晚上,侄女吃饭以后还要去她准婆婆家吃团圆饭(准确说应该是收岁饭)。准侄女婿骑着摩托车来吃饭,接侄女。
父亲忙得不亦乐乎,他虽然已经是73岁了,我也已经是差不多半百之人了,我还是放松休息。大家说,谁最会做事情的人,往往是越来越多做,父亲忙着高兴,因为有了新人。人随着年龄增长,家庭结构往往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家也是处在变化期。晚上没有喝白酒,因为我们全家人都是有点胖,大家还是喝一点点家乡米酒白酒高兴健康。我也问了准侄女婿许多话,气氛热烈,也有凝重。
差不多是5点多了,夕阳已经西下,侄女回去还是有10多里路程,她的公公婆婆还是在等待着,我们必须完成最重要的仪式,就是把叫钱(也是压岁钱),其实上午红包就包好了。按照程序,侄女他们两个人先交爷爷奶奶,就得了两个红纸包。然后叫我,我高兴得答应了,也给了压岁钱两份,然后是我的弟弟和弟媳妇。大家,一再叮嘱路上安全,恨不得跟着他们一起去看看,护送去。
他们走了,笑声一下子少了许多。刚才还高高兴兴忙着的父亲,一下子坐在沙发上,“女儿还是别人的”,突然说了这句话。我感到他有一种深深是失落,父母都是非常传统的人。我马上打圆场说,“现在生儿子也是这样的,有的人孩子还是在国外呢,许多年见不到”,大约的意思是说,孩子离开我们是越来越远了,不管是男女。是的,侄女今年22岁,从弟弟结婚,生女,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了,虽然有许多坎坷,但是带来无限的快乐,现在这样的快乐被带走了。孩子是未来,是希望,是生机,没有孩子的家庭就没有了许多,如果孩子离开了家,也是这样的感觉,小镇上许多人家的孩子上大学,在外地,又有多少老人家就孤零零地过年,这些我们需要心理准备。还是那句话,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结合为目标,唯一就是爱孩子是以分离为目标。男孩子希望行走与天地之间,总在父母身旁打转转,是没有出息的。女孩子希望能够嫁一个好人家,如果大了,还是在家里,急的仍然是父母,甚至更急。
晚上的春节联欢晚会仍然的那么热闹,喜庆的爆竹声,也许就是人们驱赶心灵孤独的安慰。人注定永远是孤独的,其他都是自我安慰,和永远存在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孤独,才使我们人类产生感情,交往,结合,甚至付出的需要。
祝他们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