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时空
心理时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6,619
  • 关注人气:48,9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需要增加对孩子情感性支持,减少工具性支持

(2011-01-30 14:45:49)
标签:

育儿

宋体

工具性

情感性

青少年心理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父母需要增加对孩子情感性支持,减少工具性支持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130

   据调查,82%的青少年心理障碍患者表示父母工具性支持(包括钱物支持父母需要增加对孩子情感性支持,减少工具性支持,替患者动手操作)多,感情性支持少(包括心理关怀,理解,倾听,对患者意见的接受及协商少。)也许,这些正是导致青少年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也是父母需要进行教养方式改进的地方。

   我们总是说,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能一手硬,一手软。那我们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应该均衡的,不能重物质,轻精神,重工具性支持,轻情感性支持。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然不是中国父母故意的,而是有许多原因:一是教育父母的缺失,我们对结婚以后的年轻夫妇,很少去教育他们成为合格的父母,成为父母大多数是自然成长,靠天吃饭,家庭是孩子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这些大多数不合格;二是父母教育的停滞,许多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教育起来得心应手,常拥抱,唱儿歌,一起玩,往往在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问题出现了,只会给孩子吃饱穿暖,忘记了孩子精神需求;三是现实家庭的困难,中国的父母大多数是双职工,教育时间比较紧张。中国的父母有攀比心理,攀比往往是物质层次的。中国的父母精神层次的内容,往往就是学习成绩,高考压力使大家的教育扭曲变形。中国还有许多父母在外打工,常常使用物质来弥补精神教育的不足;四是问题家庭的问题教育,父母的婚姻出现问题,父母忙于应对情感问题,无暇顾及孩子成长,往往就用物质来搪塞,补充。

   所以,我们可以常常见到一些现象:一是父母常常用金钱收买孩子,不会使用其他的奖励方式,出现奖励方式金钱化;二是许多父母包办、代替孩子做一切事情,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影响了孩子成长,好像是增加了孩子学习时间,却给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三是中国的家长制作风比较明显,往往是要求,命令孩子做,不能处在孩子立场上去考虑;四是遇到事情,建议少,强迫多,缺少平等教育,尊重教育,特别是在青春期以后。结果往往形成孩子独立性不足,逆反心理严重,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教育失败,成为问题孩子。

   我们的家庭教育需要均衡性,就是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同样重要,再富不能富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孩子作为一个人,我们的教育需要人性化,就是尽可能满足孩子的精神,心理需要,而精神和心理,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孩子不同情况,不同时期的需要重点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因材施教。家长作风,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教育,往往只能自食其果。我们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需要改变爱的方式,平等,尊重,沟通,理解,就是最好的爱,这些爱不是物质能够代替的,我们不能把孩子想象得层次太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情绪的传染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