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接触心理拓展训练以后,思考知道教育有课本教育和体验教育等类型,我们现在缺少体验式教育。
要知道苹果的味道,首先还是自己去品尝。书本上写得再美好,视频上拍得再动人,还是需要亲自的品尝,那就是人生体验。人的知识来源,一是学习别人的知识,二是自己的人生体验。过去的人,体验多于知识,现在的人,知识多于体验,因为过去的知识贫乏,现在是知识爆炸。有的人喜欢学习书本知识,有的人喜欢体验式生活,前者想象力丰富,后者人生阅历广泛,往往阅历比想象更加重要。
书本知识也是前人的体验,用一定的方法描述,记录,流传下来的东西。不过,在我们不能去亲自体验的时候,这些书本知识是我们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毕竟我们许多事情不能去亲自体验,我们的能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有的我们也不可能去体验,如古代历史,名人交往,风险体验,历史事件等,只有当事人才能体验,我们才能感受,所以我们需要感谢他们,让我们没有间接体验那一切。
不过,我们还是需要尽可能去体验,我们能够体验的事情,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因为,前人的描述也许不到位,别人的体验也许角度不同,自己的体验也许更加身临其境。如性爱,多少文学在描述其美好,当然最好还是亲自去体验;如旅游,摄像机拍得再美好,当然也是没有自己去亲自玩味,因为是综合感觉;如挑战,挑战性的事情再刺激,还是自己去亲自过瘾;如美食,那就更需要自己去体验了,别人永远不能代替。所以,虚拟世界,不仅包括视频,网络,其实书本也是虚拟世界的一种形式,只是体验,互动形式远低于网络世界,不容易使人着迷(往往可以这样说,迷恋书籍,也是迷恋虚拟世界)。但是,虚拟的生活,永远不能代替现实的体验,尽管网络产生以后,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细致品味仍然是不同的,如果不能感到差别,说明品味能力比较低。
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古人的总结往往都是非常精辟。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当然不如深入社会,接触自然,全面体验。其丰富性,综合性,深刻性,全面性,行万里路都是最好的。也许是过去的人,没有报纸,电视,网络,知识来源比较单一,所以游学就成为重要方式。现代人,可以身在蜗居,放眼世界。如果选择的话,我认为大多数人还是选择行万里路,可以体验风土人情,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美味佳肴,大好河山,酸甜苦辣……。
你意愿这样的选择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