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残疾职业成功者的经历特点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0年12月17日
我国目前有残疾人8296万人,其中肢体残疾有2412万人,占29%,在各类残疾人中位居第一。
自1991年以来,我国每隔6年评选和表彰一批全国自强模范,这些是残疾人成功者的代表,第1-4届全国自强模范中肢体残疾303人,互联网取得地址,邮寄问卷197份,回收38份。地方省级自强模范12份。50份样本,男38,女12,;平均年龄47岁,其中<40岁21人,40-49岁20人,>50岁20人;职业:老师及科研人员18人,企业经营者14人,文艺工作者5人,其他13人。教育程度:中专以下的14人,中等学历18人(大专),高学历的18人(也许是喜欢联系,邮寄)。
建立内容分析系统,确定分析单位:肢体残疾职业成功者。形成类目:借鉴序贯混合方法分析smma,收集报告,前20份独立编码,形成经历大类:生活挫折、学业挫折、情感挫折、职业挫折、自杀意念或者行为、榜样影响、物质支持、精神支持8类。
个人经历按照出现的频率排序为:精神支持,物质支持,榜样影响,生活挫折,学业挫折,职业挫折,情感挫折,自杀意念。前3为积极经历,后5为消极经历。说明残疾人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很重要,主要也是来自家人。研究显示,来自家庭的社会支持比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对肢体残疾者的心理调适更加重要(也许是更加持久,更加可靠)。自杀意念和行为虽然出现频率最低,但是其发生率达到28%,远高于普通人群中城乡居民11%,门诊患者的6%(此数据有问题,心理障碍患者的自杀意念低于普通人),提示应该更多关注肢体残疾人的心理需要,加强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肢体残疾职业成功者中低年龄者和女性更容易有自杀意念或者行为,研究显示,中国自杀者在25-35岁年龄段有一个小高峰,女性自杀未遂者是男性的3倍。研究发现,肢体残疾职业成功者中高学历有比较少的消极经历,低学历者和企业经营者有比较多的职业挫折,提示应该努力提高残疾者的受教育水平,完善残疾人自主创业的各项配套措施,减少其挫折感。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