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比男性更能够接受心理咨询服务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态度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0年11月2日
医学专业大学生是未来卫生技术人才队伍的主体,不仅需要培养精湛的医疗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医学学制长,学业繁重,加上医学院多在独立校区,与其他院校交流少,相对缺乏人文化气氛,其心理状况受到广泛关注。医学生的主要小问题是以情绪障碍为主,表现为抑郁和焦虑。如果不进行干预,可能继续恶化,引起自杀,自伤消极事件。遇到心理问题的困扰个体,求助心理咨询的态度不积极,调查表现大约10%求助心理咨询。他们担心以后实习中遇到熟悉的心理咨询,求助比例更低。
工具使用抑郁焦虑应激量表42,dass,3个维度,焦虑,抑郁,紧张;简易社会应对量表scsq;心理健康服务求助态度量表iasmhs,3个维度,心理开放程度(指个体对心理问题的承认度,及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资源来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心理求助倾向(指个体相信他们意愿并且能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不在意社会污名(被试认为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对其寻求专业性项目帮助来解决问题的看法)。
结果显示,3种负性心态,女性的紧张程度比较明显,焦虑,抑郁男女没有区别。负性心态明显影响个人的自我评价,消极倾向如抑郁,焦虑,低自主状况密切相关,削弱自我效能,影响应对方式。不同的应对方式可以降低或者增加应激反应水平,生活应激事件是以应对方式为中介来影响倾向状态的,因此,负性心态和应对方式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负性心态对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主效应明显,性别,紧张程度,应对方式都可与直接预测医学专业大学生寻求心理咨询的态度。女医学生心理开放程度比较高,乐于与他人建立关系,分享感受,对社会污名也更不在意,因此寻求专业性心理咨询帮助的态度比男性更加积极。男性在专业性帮助时更重理性,也更在乎面子。积极地应对方式可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在应激环境下的应对效能,在面临问题时保持良好心态,并通过各种方式使问题得以解决。消极应对方式对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有消极影响,应对效能对心理求助行为有重要的影响预测作用。
受到心理困扰的大学生比较多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对待专业性心理咨询帮助态度更加消极,比较少倾向于求助,并且对社会污名更加在意。寻求专业性心理求助的态度的预测因素为积极应对方式和家庭收入。说明受到心理困扰时,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更加务实,具有科学性的考虑。因此,日常工作中更需要关注男生和贫困学生,大学新生需要心理测验,了解情况,对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尽可能避免因为焦虑,抑郁引起的求助愿望低,心理状态持续恶化而最终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在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学课程和活动,教育和鼓励学生采取积极的心理应对方式,可以影响大学生心理专业求助态度,减轻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