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药”精诚,德“技”双馨
(2010-10-29 15:38:59)
标签:
健康 |
分类: 经营随笔、医院新闻 |
大“药”精诚,德“技”双馨
--深切怀念闽北药学名家林毅宏主任
南平市人民医院 吴剑
2010年10月29日
1980年担任南平市中医院(南平市人民医院的前身)药剂科主任,在药剂管理岗位上一做就是16年,直到光荣退休。退休以后,他离不开熟悉的岗位,熟悉的药物,继续在医院制剂室工作,直到离开我们。52年的工作历程,注定成为闽北的药学大师,医院中医药权威,受人尊重,为人敬仰。
林老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对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科室的同事们说,他多少年都是这样,早晨第一个到科室,几十年如一日。他对工作严格要求,质量上不好说话,一丝不苟,一丝缺陷,一点瑕疵,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也绝对不签名,他这样对自己,也在工作上对下属,对同事。科室的活儿,不论大小重轻,只有看到大家做,他就积极参与,从无架子作派,一次他和大家印标签,有说有笑,这已经是昨天的快乐回忆了。
他一生勤奋好学,不断进取,认真刻苦地钻研业务技术,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院和闽北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熊山蛇药制剂”,1983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省医药卫生成果二等奖,建阳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卫生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二等奖。凝聚他心血的“增液注射液制备”,是三类药物的重要创新,1988年获建阳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获得国家级新药证书,通过技术转让,为医院带来了30万元的经济效益,达到他人生事业的顶峰。工作期间,1978年他获得南平市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获得南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多次被评为省地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他先后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在省级以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以蛇伤灵注射液为主治疗蛇咬伤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在《中国中药杂志》、“增液口服液的含量测定与临床研究”发表在《中成药》杂志。这些与他刻苦学习,辛勤耕耘,钻研学科分不开。即使退休以后,他上午到制剂室上班,下午在家整理资料,统计数据,撰写论文,科室有事情,他总是随叫随到。许多老年人忙着休闲、打牌,他却学习电脑,练习打字,研究上网,查询科学资料,了解学科动态,他的许多论文,手稿都是他自己打字的,有时候,年轻人也自愧不如。一有新技术、新知识,就回科室讲课,分享,从不自己独享。在社会上,他兼任中国药学会南平市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药学会福建省药剂分会委员,福建省科学家、企业家联谊会会员,也是不辞辛苦,讲课教学,传技播道。
他是福建省林学院兼职教授,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对制剂室的进修生,实习生也是严格要求,认真教学,一丝不苟,对未来他感到是一份责任。他为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时,既严格,更指导,就是想闽北,医院需要早出人才,多出人才。他对制剂人才也是高度重视,他反复叮嘱主任,要早选,好选制剂事业的好苗子,这样才能有人才梯队,发展才有后劲。
林老退休以后与医院的制剂室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开始人生第二青春。中医药是祖国的传统医学宝库,医院制剂是其具体体系,也是特色优势所在,专科发展支撑。人民医院曾经有过制剂辉煌的时代,那时制剂品种达到120多个。今天,许多中医院制剂不断萎缩、消失的艰难时候,南平市人民医院制剂室得到健康发展,与林老的贡献有关。
医院的许多制剂都渗透着林老的心血和智慧,他亲自参加研制的制剂达到40个品种。他深入临床,倾听建议,收集经验,了解需要,掌握动态,真正做到制剂为临床服务,为患者服务。1999年,制剂室成为福建省中医药重点技改科室,实际上就是医院第一个省级重点科室,他付出了许多辛劳。
随着国家对制剂要求的提高,管理的规范,医院对所有制剂进行筛选,规范,申报,换证,改进。那时,林老是最忙的,制剂室里,实验室里,总是有的身影,有时候随着很晚。申报工作复杂而又严格,许多实验室数据,常常不是一次获得,他就反复实验,反复调整,不知道有多少次重复,直到数据可靠为止。那时的林老,有些憔悴。在整理他的办公室遗物时,好几抽屉的实验照片,就是他心血的写照,睹物思人,这些已经成为制剂室精神,医院的财富。
就是在他病重期间,他从容笑对病魔,从不言疾病痛苦,却对科室工作念念不忘,问这问那。他还想患者之所想,当下消化道肿瘤患者痛苦时,是否可以研究一种制剂解处梗阻,促进排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听到这些,在场的人无不暗自落泪。弥留之际,从纪主任汇报,知道了制剂室换证验收工作已经顺利通过,他露出轻松的微笑。他心挂医院,心系制剂,作为闽北唯一有影响、有实力的制剂室,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服务科室,服务患者,大家想林老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林老为人坦诚,平易近人,团结同志,是深受群众爱戴的好领导、好专家、好同志。许多与他一起工作的同事,都感到舒心,进步,甚至幸福。他毫无保留的教大家做人、做事、做文章。一直以林老为师的医院医学部主任陈登丰感动很深,他还是单身时,每到过年过节,林老都是叫到家里,一起吃饭,关怀备至,如同己出。对年轻的药学人员,既严格要求,又宽厚包容,许多事情都是手把手教,心对心说。制剂室几任主任与他关系都不错,他也是毫无保留。纪世健主任最有体会,初始上任,压力大,任务重,经验少,林老是处处帮助,时时扶持,科室风气焕然一新,管理经营也呈现健康趋势。
“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专家,好同志。是我院和闽北医药卫生事业的重大损失。”庄严而隆重的追悼会上,历史给林老最高的评价。医院林文钦董事长及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了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