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对早恋,安全避孕

(2010-10-12 10:09:14)
标签:

少儿

宋体

心理咨询

学习成绩

性关系

情感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应对早恋,安全避孕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01012

   L女士为了女儿早恋的事情,急匆匆来心理咨询。

   她的女儿现在是高中生,早恋已经一年多了,现在已经发展到明目张胆同居的程度。她的女儿的学习还是不错的,兴趣爱好也是比较多,初中生阶段,她还是班干部,另外一个班干部的男同学,大家常常在一起为了班级的事情,产生了感情。男孩子家里反对,男孩子就威胁出走,l女士家当然更是强烈反对,全家出动做工作,也是无动于衷。再使用强烈手段,她就威胁要跳楼,一家人终于被迫默认,只能放走。现在到了难以接受的程度,吃了晚饭,就收拾东西,去男同学家睡觉。男同学家父母也是无奈,后来发展到无所谓(其实这个男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喜欢玩电脑游戏,甚至成为网瘾,已经使他的父母烦恼难受,现在感到恋爱还是比网瘾好,正常一点点,当然,男孩子不吃亏,也是心态。两个年轻人晚上在一起,玩电脑游戏也是热情高涨),只能给他们两个167的孩子安排一个卧室同居。L女士努力与孩子沟通,孩子否认没有发生性关系,这个话没有人相信,因为现在年轻人容易冲动,喜欢尝试,关系到了这样水平,还不发生性关系吗。一次,家里又为早恋的事情吵起来,两个年轻人既然在假日期间,躲进目前无人居住的新房,整整两天不出来,好不容易找到,l女士没收了钥匙。

   孩子的学习成绩当然明显下降,男孩子也是因此,他不得已去上了中专,两个人仍然如胶似漆,每天电话联系,告诉情况,十分幸福的样子。一次,女儿班级上另外一个男孩子也看上了她,其实她是一个性格内向,没有招惹,班级传统的平常女孩子。班级一起活动,那个男生表现想接近的行为,不知道什么人说的,她的男朋友带着几个人,把那个男生暴打一通,不是警察到来,那要出事情的,l女士非常担心。女儿告诉她,班级已经有10多对孩子这样了,无所谓了。L女士有时候,痛苦起来只能去求神拜佛。

   L女士按照要求分析早恋原因,他们家平时对女儿非常溺爱,没有什么约束。夫妻关系还是不错,只是父亲喜欢打牌,管教比较少。在初中生阶段,孩子青春期阶段,学习压力最大阶段,家里老人生病,夫妻两个需要照顾老人,对孩子关心少了。看起来这些分析比较客观,只是她希望怎么办才能解决。

   早恋问题的心理咨询确实比较困难,因为孩子不意愿来心理咨询,如果能够来心理咨询,也不会早恋了。什么是早恋,概念和标准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不同文化环境,也是不同的。就象过去说同性恋是疾病一样,现在无所谓了。如果社会文化不断变化,持续开放,早恋本身也不是问题,因为当事人不难受,不痛苦,需要心理咨询的是应该是母亲。既然恋爱是人的基本需要,是孩子成熟的表现,是与结婚的两个概念,而且反对没有用,只能接受。因为反对只能恶化家庭关系,影响孩子成长,甚至出现意外。我还是提出了应对孩子早恋的建议:一是加强沟通,改善关系,反对没有用(往往反对却使他们的关系更加亲密,接受反而无所谓了),就接受,默认,但是不代表赞成,可以不反对。加强母子关系很重要,关系改善了,母亲的话才能听,才能慢慢改变她;二是适当提醒,建立防线。首先防止犯罪,防止加入流氓团伙,甚至产生犯罪行为,那是需要绝对禁止的;其次防止失恋,因为人是变化的,有恋爱,就有失恋的可能,何况这样的感情不能长远,缺少基础,千万注意不能因为失恋而自杀,需要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再次是防止怀孕,这些方面男生没有压力,女生存在伤害,因此必须立即与女儿谈话,无论是她承认不承认性关系,都需要教育她避孕方法,提供她避孕工具(l女士说是否是鼓励他们发生性关系,我认为不是,而是在问题发生以后的自我保护,是进一步止损行为,孩子能够理解母亲的苦心),学习自我保护,防止意外怀孕。如果出现意外怀孕,必须立即告诉母亲,不能私自去人流,小医院去人流,那样极其危险;最后保证健康,她的女儿还有一个疾病,常常发作,因此平时需要关心,防止情绪大变影响健康;三是鼓励成长,避免影响。绝大多数孩子早恋都影响学习成绩,学习成绩的影响,影响一生,影响未来,早恋的孩子虽然成熟没有成长,对未来的自我没有责任感的行为。作为母亲帮助她认识这些情况,在不反对早恋情况下,帮助她稳定情绪,认真学习,使早恋对学习的影响减少到最低水平。

无奈的母亲点点头,知道怎么样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