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幸福感应该成为心理学的主要方向
--当代心理学的困境与心理学的多元化趋向
一、现代心理学的困境。
1、
心理学的分裂和破碎。心理学不是一门统一的学科,缺少一个稳定的范式。一是冯特等以意识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内省为研究方法的模式;二是布伦塔诺的以意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非实验研究模式;三是佛洛依德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使用临床方法的模式;四是詹姆斯以适应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研究模式。以后心理学趋向折中主义,更加分裂。表现研究课题破碎,缺乏心理学学科共同体;指导思想好方法论的分裂,科学主义以实证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人文主义以现象学和释义学为哲学基础,遗传对环境,主观对客观,意识对无意识,,经验主义对理性主义等;科学家和实践者的对立,基础心理学研究认为临床心理学家肤浅,应用心理学家认为基础研究脱离实际;组织机构解体的危机。
2、
无法解决心理现象的社会植根性同研究取向上的个体主义倾向的矛盾。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社会的,还是个体内部的?而文化因素,社会影响在实验室中无法控制和操纵,无法操作好数量化。多元文化理论认为,文化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但是这样的思想成为文化帝国主义的流行。物质世界是稳定的,但是心理学不同的,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人们的情况是变化的,我们必须考虑这些差异。
3、
与现实脱离。人本主义心理学受到社会关注,但是在学术界受到冷遇。即使是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的应用,也是片面追求标准化,操作化,与临床实践和精神生活脱离,不能根本解决精神疾病。现代心理学不是根据社会生活,而是根据方法论进行。测量先于存在,方法优于问题,可以被量化,操作化,客观化的问题才是心理学。
二、困境的归因分析。主流心理学的目标就是仿效自然科学,希望成为物理学和化学那样范式的学科。是因为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功,实证主义哲学影响。决定论是经典自然科学的一个基础假设,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都有因果关系,发现这样的因果关系,对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预测是科学的任务,行为主义就是这样的思想。还原论也是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奥卡姆的原则,科学的解释应该是越简单越好,任何复杂的现象在其最基本的水平上,都可以归结为某种更为简单的现象,心理学的已经出现吝啬原则。另外就是机械唯物论。经典自然科学认为,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本质上都是共同元素组成的,分析和发现这些元素,确定元素的规律,就成为自然科学的任务。因此,心理学在研究前,已经方法和程序已经存在,这些就是心理学的悲剧,他的一切标准都是外在的,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的,而是为了满足作为科学的标准。
三、科学观的转变是出路。狄尔泰把科学分精神科学,自然科学。精神科学就是以心理学为基础。自然科学是使用客观的量化方法,基本取向是解释,就是发现因果关系。精神科学是用质化的描述方法,基本取向是理解。这样心理学就不同自然科学,是不同自然科学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但是目前,自然科学成为强势,人文科学被边缘。心理学的维度:原初特征,整体特征,意向特征。物理世界是逻辑的,规律的,决定的,有因果关系可循,可以采取统一的模式。心理学的经验世界,更多时候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无规律可循。因此心理学的一个多元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因此,传统心理学是在自然科学的驱使下,把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量化方法作为唯一的科学方法,排斥其他方法,认为这样才是真理。
四、走向多元化的现代心理学。现在出现了后现代心理学,女性主义心理学,话语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叙事心理学,生态心理学,解构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等。
1、
社会建构心理学。后现代的社会建构论,实在论的社会建构论,修辞-反应的社会建构。认为知识不是经验的产物,而是一种社会建构,是人际关系中产生的,协商的。建构是社会性的,不是个体的,内在的,人际关系决定知识类型。实在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意识,情绪等都是社会文化,语言的建构。心理现象不是存在人的内部,而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互动的结果。语言不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分类方法,并且用于解释经验,不是表达思维,而是规定思维。
2、
女性主义心理学。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两次高潮,一次是19世纪初,二次是60年代到现在。认为西方社会是父权制社会,妇女处在从属地位,必须为妇女享有与男性同样的权利而奋斗。第一次女性主义思潮追求妇女享有与男性同样权利,如选举权;第二次女性主义思潮更注重改造传统的学术道路,消除在社会生活,学术互动,科学技术的男性中心,性别歧视的思想观念。女性心理学的研究趋势,一种是淡化男女的差异,强调类似性,为男女平等提供根据;另外一种是强调男女有别。女性心理学的表现形式有经验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学—坚持性别中立,认识论女性主义心理学—重视性别差异性,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学。
3、
进化心理学。从进化论角度,用进化论生物学的原理好方法探讨人类心灵的结构和起源,是心理学研究的过去式。心理机制的形成于人类祖先面临的生存环境有关,这些心理机制因为有助人类祖先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因而在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
4、
超个人心理学。研究超越自我的心理现象和超越个体的价值观。是西方科学思想与东方哲学和宗教的神秘主义相结合的产物。瑜伽好佛教强调入静养性,强调通过沉思达到人性与宇宙本源的结合。这些在古代东方固然有回避人生的空想成分,对于物质丰富而精神空虚的西方人却有强烈的吸引力。如佛教的四大皆空等思想,低级的意识状态,关注世界,关注欲望,这些虚幻世界;高级状态是超脱世界,进入觉悟的涅槃状态。
5、
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如主观幸福感,美德,力量等。不把治疗集中在消极,障碍,病态等方面。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特征,积极社会制度体系。现代心理学研究能够对14种50年前我们还无能为力的心理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同时对精神病患者也是了解了,但是我们为了这些成果呼唤时,我们同时发现这个世界患心理疾病的人数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成倍增加。我们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必须研究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任俊)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