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感觉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0年9月11日
过去,我刚刚结婚,有时候与夫人拌嘴,她急起来就说:“她要回家”,我非常不解,难道这个不是她的家吗?以后,她很少这样说,她比我还把自己的家当家,因为家是她劳动的成果,人生的选择。从另外角度看,终于把她养家了。
心理咨询也遇到这样的烦恼,我这个故事,也是体会,使求助者一定启发。小c遇到这样的烦恼。她家里兄弟姐妹多,她是老大,责任重大,特别是家境困难时候。因为弟弟妹妹需要读书,家里钱不够,她不得不自己放弃高中,去读中专,为了减轻负担,早点赚钱,也是牺牲吧。所以她心理一直想上大学,就是结婚以后也是有这样的梦想。
开始工作了,她把自己省吃俭用,其余的钱都是寄回家,是孝心,是报答。她自己结婚了,有家了。同时她也成为一个能够的女人,靠自己的人缘,努力,精神,运气等赚钱了,当然不是特别多,但是比过去好许多。这时候,父母还是希望她帮助家里,她是帮助不争气的弟弟妹妹,找工作,给房子,代价不小。父母仍然不满意,甚至还需要她给大笔钱,帮助不勤奋的弟弟妹妹,这些使小c比较为难。父母说她能干,就应该帮助那些不能干的弟弟妹妹。当然她知道父母能力有限,自己也是非常艰苦,希望他们的每个子女都好。但是,她的钱也是辛辛苦苦赚的,不是天上掉馅饼;她现在有家庭了,虽然大部分钱是她赚的,丈夫能够理解,毕竟她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家庭;一般小钱可以,生活照顾可以,大笔钱,甚至要她卖房子帮助,那要求好像高了,不能接受(她甚至后悔自己能干)。给父母可以,但是父母明着就是劫富济贫,拿她的钱直接给工作不努力,生活不积极的妹妹,这样纵容了妹妹,何况她将来也有老公,家庭。
她不想自己给钱,但是又不想伤害父母,难以两全其美,心理矛盾痛苦了。看来,她因为过去的家庭,与现在的小家庭之间的模糊产生矛盾。父母认为她还是家庭一员,事实上她已经成为别人妻子,媳妇,母亲了。她有了小家庭的自私自利,她希望自己的家庭好起来,天经地义。虽然与父母的家庭关系也是存在,但是她的能力有限,关系不如自己的小家庭。她当然意愿支持父母,帮助弟弟妹妹,但是这个需要度,不是无原则的。我理解她的难处,感到她的冲突,只是提醒她心中自己的小家庭开始有了地位,是她自己的劳动成果,她珍惜,她呵护。她只能做她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的痛苦是不得不面对了,这也是成熟需要的代价。她点点头,意愿面对这样的痛苦。
当然,我指出事情产生了痛苦,但是负面情绪是需要自己调整的,不能进一步伤害自己,失眠,焦虑,不安等情绪,需要积极调整,防止因小失大。当然,积极沟通特别重要,任何事情需要有一个理,只能上桌子。实事求是告诉父母,取得父母理解,方法也是重要的。同时,积极帮助妹妹成长,不是简单的经济支持,造血一定比输血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