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0-06-28 15:55:49)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学生

教育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南平市实验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0628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教育部1999年《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良好是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教师不仅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该成为合格的心理辅导员。

一、目前小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  学生自身原因。一是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造成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尖子生容易产生;二是人际关系不协调,独生子女在家多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识,人际关系不太协调。一些学生的生活就是“家学校”,“家是吃饭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校的地方”,“最爱做的事情是关在屋里玩游戏”;三是自信心不足,经不起挫折打击,造成心理变态,家长老师对学生期望值高,对学生多看缺点少看优点,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

2、  外部原因。一是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重视不够,未能及时疏导,甚至方法不当造成心理问题;二是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视;三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采取的教育措施。

1、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甚至教育模式。学校制定了《南平市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计划》,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师资队伍建设,少先队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后进生教育,课堂教学5方面。开设了心理健康“悄悄话谈心屋”;

2、  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首先教师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一是营造心理相容的学校氛围;关注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心理需求;加强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积极聘请心理教育专家给教师进行心理辅导;

3、  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是培养人,教育人,锻炼人,发展人的最有效载体。

4、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心理氛围。

5、  关注班级弱势群体,提供心理帮助。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每个老师帮助一个后进生,每个中队干部帮助一个后进同学)。

6、  关注生命课堂,加强学生心理的研究。杜威:为了克服传统学习课程的弊病,课程教材表现心里化。

7、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每学期举办二次家长学校培训活动:一是要求家长转变重智轻德的教育,轻视心理健康的观念;二是要求家长以身作则,父母心理健康,孩子才能健康;三是要求家长重视孩子精神生活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投入,加强孩子的挫折教育;四是要求家长经常与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三、实施南平市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针对目前单亲家庭,隔代教育,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家庭教育失衡引起孩子心灵不能得到呵护,使孩子心理失衡,开展家庭教育失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原则。多样性研究;针对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3、  实施过程。一是深入调查,细致分析;二是讲究方法,合理选择。跟踪调查法,分析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三是明确目标,全面推进。《隔代家庭教育中特殊孩子的家庭教育研究》,《家庭教育失衡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因素研究》,《如何根据家庭教育失衡的因素选择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控》。二是用心呵护,以情、感人。用爱心抚慰创伤;特别是把最优秀的老师派到单亲学生比较多的班级做班主任,发挥老师的两个重要人格特征,老师的热情和同情心,老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开展活动,激发情感;创设情景,消除自卑,六一节开展“城乡手拉手,共建新和谐”图书义卖活动,为夏道山后小学捐建“手拉手红领巾书屋”;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开《感恩所有》的课堂;

4、  实施成果。一是研讨氛围浓厚,教师素质提升,校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开展“教育小妙招”活动,“南平市实验小学家访实施方案”;二是工作落实到位,活动成效显著;三是勇于创新活动,形成辐射效应;四是构筑和谐教育,携手共谱新篇,开展家长会,家委会,家长学校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