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儿心理健康,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南平市实验幼儿园副园长
张晓霞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摘
2010年6月21日
幼儿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1、
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
2、
基本的自我认知能力;
3、
基本的人格协调能力;
4、
基本的自主与独立性;
5、
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6、
基本的生活适应能力;
7、
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
目前中国调查发现,幼儿有9%有不良行为,11%有情绪抑郁、自卑,9%有忧虑、紧张。
幼儿园教育的理念是: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培养兴趣。把情感目标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
为幼儿构建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育家霍姆林基认为:教育—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接触。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
2、
及时增加幼儿心理成长所必须的“营养素”;幼儿最需要的心理营养素是爱,如温暖,关怀,宽容,安慰,鼓赏,赞杨,支持,信任。自信是通向成功的工具,是人潜能发挥的来源。培养自信需要支持孩子做喜欢的事情,在做事中培养兴趣,并体验成功;
3、
让幼儿承担一些责任;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锻炼动手能力,获得责任感;
4、
鼓励幼儿向困难挑战;要善于对孩子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赞赏和鼓励,并且不断积累成功体验。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可先做简单的事情,获得成功体验。接纳孩子的失败与不足,不嘲笑孩子,特别是他们想尝试时,即使失败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
5、
不足幼儿正确评价自己;孩子重视他人评价,积极评价影响孩子积极勇敢,情绪稳定,建立自信。消极评价,感到无能,无所适从。当然需要给孩子一个合适的成功标准,标准太高,孩子失败,产生挫折感;
6、
标准幼儿学会竞争;提供孩子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放手活动。在竞争中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同伴关系。弗洛伊德说: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尤其重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