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半数的自杀未遂者是冲动性自杀

(2010-06-19 10:25:26)
标签:

发生率

精神疾病

自杀行为

性障碍

文化程度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近半数的自杀未遂者是冲动性自杀

--18岁以上人员自杀未遂研究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0619

   伤害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自杀是伤害首位死因。自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沉重影响,大约每一个自杀者的周围至少有5位亲近的人受到牵连,使他们长期为此悲痛和烦恼。自杀未遂是自杀成功的高危因素。目前世界上每年大约有100万人自杀,至少有1000万人自杀未遂,如果按照联合国的估计方法,即每出现一个自杀成功者,就可能有10-20个自杀未遂者。根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25万人自杀死亡,200万人自杀未遂。

   自杀未遂的定义为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未导致死亡的结局。问卷内容包括自杀未遂行为的确认,从考虑自杀到采取行动的间隔时间,自伤采取方式、工具来源和主要原因,以前自杀未遂史。询问其近一年考虑自己生命的意义,考虑自己死亡,希望自己死了好的念头出现,想过自杀或故意伤害自己4个问题。

   自杀未遂发生率,终身未遂发生率;20716人中自杀未遂者170人,发生率0.82%,自杀未遂发生在近一年37例,发生率0.18%,性别发生率女性1.17%,男性0.47%。城市发生率0.45%,农村发生率0.88%整体就是农村女性容易自杀未遂)。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再婚以及离婚者,30-39岁,自杀未遂发生率最高。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有:女性,小学文化程度,30-39岁,再婚,离婚,精神疾病。自杀未遂的冲动性表现一般按照从自杀未遂者本次考虑自杀到采取行动的间隔时间划分,5分钟内的17%10分钟内的22%,半小时内的41%2小时计,大约有42%的自杀未遂者为冲动性自杀。自杀方法服毒药的45%,服治疗药的34%,用工具的12%,跳落的1%,其他9%。使用药物或者工具来源:特意购买的19%,放在家里的74%,放在它处的2%,没有工具的5%。最主要目的:解脱痛苦的74%,威胁他人的7%,对现实抗争的5%,减少他人负担的 5%。回避责任的2%,报复他人的4%,其他4%。以前有自杀未遂史的38%,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自杀未遂的4%。自杀未遂者精神疾病的患病率53%,其中情感性精神障碍20%,焦虑障碍5¥,物质滥用性障碍5%,精神病性障碍4%,躯体形式障碍2%,适应障碍2%,器质性精神障碍1%,进食障碍1%,共病的11%

   结果显示,自杀未遂发生率0.82%1年内自杀未遂发生率0.18%,自杀未遂女性多于男性,农村多于城市,30-39岁最高。文化程度低者,当遇到应激事件时不能采取有效应对,从而影响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容易将自杀做为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而离婚和再婚者效率负担过重,应激事件更多。精神疾病是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自杀未遂者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53%,低于国外报道的80-95%,可能与应激事件和冲动效自杀在我国自杀未遂人群中的作用比重比较大有关。提示对精神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减少自杀未遂的发生。对自杀未遂者躯体治疗的同时,高度重视躯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应掌握基本的评估方法和心理危机干预措施,排除有无精神疾病的诊断。大多数自杀未遂者采用服毒药及治疗药方式自杀,与大多数研究者结果一致,并且使用的药物大部分是存放在家里,提示对毒药及治疗药的严格控制并且加强管理是预防自杀的关键。自杀行为更多表现是冲动性,如果按照自杀前首次考虑自杀到采取行为间隔时间在2小时以内者为冲动性自杀,有42%为冲动性自杀。说明近半数的自杀未遂者在未经过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做出伤害行为的38%的有自杀未遂史,说明对自杀未遂人群进行提前干预,防止再次出现自杀行为,以减少自杀死亡人数。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