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瘦模特是引起女性厌食症的原因之一

(2010-02-10 10:32:54)
标签:

意象

厌食症

相似性

女大学生

中国

时尚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瘦模特是引起女性厌食症的原因之一

瘦模特是引起女性厌食症的原因之一

--媒体影响女性审美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0210

   身体意象是个体形成对自己身体的心理图画,包括对身体生理心理功能的认知、态度(如情感、评价)以及对行为的影响。身体意象消极的女性在心理、行为和生理上都异于正常女性,如心理上表现为身体不满意、低自尊等;行为上出现节商、自我诱导式呕吐等;生理上,个体患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饮暴食等饮食失调疾病的可能性增加,严重时甚至威胁到个体生命。因此,探讨消极身体意象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有助于预防其发生,从而维护女性的身心健康。其中,大众媒体医院其普遍性和深入性的特点,在家庭,同伴,学校等众多女性身体意象影响源中,备受关注,国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社会比较在其中起调节或中介作用。但是,中国没有本土化的研究,国外研究认为媒体对女性身体意象有负面影响,有积极影响,或者没有影响的不同观念。有必要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大众媒体对女性身体意象是否有影响,什么影响。

   用研究媒体对女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中,社会比较特质在其中的作用,使用身体外貌比较问卷。选择高、低社会比较特质的女大学生。

   研究工具,广告图片:模特组、产品组,每组15张。广告内容为女性日常用品等,没有人。模特组图片有一个女性广告模特,身体的3/4,清楚看到瘦的体形,避免名人效应。图片来源为中国网站,近12个月出版的女性电子杂志。图片经过标准化软件处理。用10名女性志愿者对图片进行质量评价,体形(都需要苗条)评价;女性图片1张加个人资料,图片来自网站,图片女性年龄与女大学生差不多,不是名人,展现身体的3/4,可以看到瘦的体形。身体意象状态量表biss。顾客反应问卷crq(代表广告效果,本研究是掩饰项目)。身体外貌比较问卷pacs,分高社会比较特质,低社会比较特质。

   研究发现,高社会比较特质的女大学生在观看有模特意象的广告图片后,其身体意象变得消极,即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媒体对女大学生的身体意象有消极影响,社会比较在其中起调节作用。这些是因为媒体提供了大量优秀但有害的比较对象,对于高社会比较特质的女大学生而言,将自己和媒体模特进行向上社会比较时,就会产生消极身体意象

   不同的社会比较方式对女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不同,差异组的身体意象状态量表得分高于相似组,表示差异性比较有消极影响,相似性比较有积极影响。社会比较包括两个选择性的假设,相似性检验和差异性检验。相似性检验是指检验目标与标准之间一致性假设的过程,差异性检验是指检验目标与标准之间不一致假设过程。在信息比较过程中,个体会集中注意那些与假设检验具有一致性的信息或者自我知识,因此,这两个选择的比较机制包含两个寻求和激活不同自我知识的过程。在相似性检验过程中,个体会选择性地注意目标与标准之间存在的一致性的信息内容;而在差异性检验过程中,个体会选择性地注意目标与标准之间存在不一致性的信息内容。这些通达的不同信息使得个体的自我评价产生了两个相反的结果,即相似性检验产生同化效应,差异性检验产生对比效应。因此,当女大学生被引导进行差异性比较时,产生了向上对比效应,从而对身体意象有消极影响;相反,当进行相似性比较时,产生了向上同化效应,从而对身体意象有积极影响,这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媒体对女性身体意象的影响的领域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媒体对女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过程,比较者的心理特质,比较对象的特征,比较者与比较对象的关系,不同比较方式和动机等,都会对比较结果造成影响。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女大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社会比较,避免消极的社会比较,有利于减少女大学生的消极身体意象。

  本研究是横断面的研究,现实生活中女大学生长期暴露在媒体下,媒体对身体意象的消极影响是不断消退,还是更加严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大范围。本研究提示可以增加社会比较其他动机研究(地位、服装、金钱、汽车有没有影响呢?)。

   评价:现在的媒体影响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甚至左右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我们的健康和成长。左右强盗式,强迫式的媒体,确实既不可避免,又值得思考,这就是媒体道德问题。当然媒体对人的影响,不是全部人,而是那些容易受到媒体影响的,所谓人格上有缺陷的人。所以,媒体欺骗性的宣传,总是有人上当时。因此,个人需要对媒体保持客观的态度,尤其重要,不能人云亦云,而是有独立意志,事实上在现代社会能够有独立意志是十分困难的,也是可贵的。比较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学因素,比较可以产生痛苦,也可以产生满足,如果产生痛苦,一个人就可能改变自己,去减少痛苦,看到别人有钱就痛苦,或者自己赚钱,或者去抢劫,这样就要么引起社会进步,要么引起社会犯罪。因为比较影响着我们个人的选择,广告商就是要利用这样的选择,这样的比较,就是制造心理痛苦,满足改变需要。所谓有震撼力的广告,就是强烈的比较反差,使人的心理受不了折磨。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比较社会,希望这样的比较成为社会进步,个人成长的动力,而不是破坏力,包括自我破坏和社会破坏。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