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多动症发病率大约6%
(2009-12-10 17:20:59)
标签:
儿童多动症中国儿童发病率缺陷健康 |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
中国儿童多动症发病率大约6%
--少儿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调查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09年12月10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与儿童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国内统计患病率为2-13%,9岁为ADHD患病率高峰年龄。一般认为,其随着年龄增加,症状自然缓解,目前认为可以进入青春期,甚至成年期。
研究需要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广泛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ADHD一般分3种类型,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混合型。
调查发现,ADHD患病率为6%,其中注意缺陷型64%,多动冲动型14%,混合型22%。男性多于女性,男性8%,女性5%。ADHD的不同因子包括,注意缺陷:1、在学习或者其他活动中,常常不能仔细注意到细节,或者常常有粗心所致的错误;2、在学习、工作或者游戏活动时,注意往往难以持久;3、与之对话时,往往心不在焉,似听非听;4、往往不能听从教导完成功课作业,日常家务或者工作,并非因为对立行为或者不理解教导;5、往往难以完成作业或者活动;6、往往逃避、不喜欢或者不意愿参加那些精力持久的作业,如做功课或者家务;7、往往遗失作业或者活动所必须的东西,如玩具,课本,家庭作业,铅笔或者其他学习工具;8、往往人员因为外界刺激而分心;9、往往遗忘日常活动。
研究显示,不同的ADHD患病率是因为经济、文化、教育的差异,影响儿童的性格,心理。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逐渐成熟,儿童自我调节和约束能力越来越增强,加上社会和学校对其行为的规范作用,发病风险下降。部分学年患病儿童适当的治疗干预,患病率下降。特别的多动、冲动组织改善明显,核心症状明显减少。另外,儿童的年龄增长,成长过程中不断接受良性教育刺激,自身的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增强,自控能力随之增强。需要对ADHD儿童进行治疗和干预,除了药物治疗,应注重儿童的行为矫正和生活学校环境的改善。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