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康科普需要创新

(2009-12-08 10:42:43)
标签:

科普

家庭医生报

读者

手记

传统语言

文化

分类: 经营随笔、医院新闻

健康科普需要创新

南平市人民医院总经理 吴剑

2009128

   前些时间,参加《家庭医生报》健康科普作者笔会,作为全国最优秀的健康科普类报纸,异常重视其品牌科普栏目“陆医生手记”创新发展工作。本栏目已经经历20多年的成长,达到1000期的总量,其科学性、文学性、知识性、大众性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同时也有一大批医学专家成为品牌栏目的“文学”作家。

   好的健康科普作品一定是与时俱进的。科普是普及大众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健康科普更是科普知识中的重头戏,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生活的改善,大众日益重视健康,而健康知识的传播是健康促进的首要因素,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和旺盛社会需求。然而,媒体市场的激烈竞争,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科普作品的鱼目混珠,健康信息的爆炸增长,作者水平的参差不齐,健康科普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大众的需求,改革创新成为健康科普的当务之急。

   好的健康科普作品是最大满足读者健康需求的。什么才是读者喜欢的健康科普作品?如同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是医院的最高追求,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也是健康科普报纸的最高追求。能够被读者接受、认可、喜欢、钟爱的作品形式才能够起到应有作用,能够给读者求医就诊、检查治疗、护理康复、养生长寿有指导价值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当代中国读者文化水平在提高,欣赏品味在进步,选择途径多元化,审美疲劳也常见。如何了解、满足、引导读者的健康知识追求,是健康科普媒体的历史使命和最高追求。

   好的健康科普作品植根于广大医务工作者之中。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医生,不仅能够治病救人,人文关怀,也能够健康教育,知识传播。他们既能够看病、科研,也能够讲课、写作。他们既是医学家,也是“文学家”。可以这样说,每个患者都是一个故事,每个病例都是一篇论文,每次康复都是一个“作品”,每次成功都是人生进步。把自己的经验教训,生死体验,诊治感悟,让更多的人去分享,既是社会责任,也是人生快乐。《家庭医生报》的健康发展得益于一大批忠诚的、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同时也期望更多的医生,拿起开处方的笔,写身边的健康故事。

   好的健康科普作品形式与内容创新同样重要。“陆医生手记”这样的健康科普形式,已经被许多健康媒体效仿,说明其生命力的旺盛。与健康科普的内容其实是非常广泛的,传统的身体健康,现在的心理健康,传统的医疗卫生,现在的公共卫生,传统的治疗康复,现在的保健养生,都是健康科普作品的题材。形式的创新更是无穷无尽的,故事、小说、日记、新闻、对话等;传统语言、网络语言等;门诊、住院、会诊、出诊等;历史的,现代的等;国内的,国外的等;院内的,院外的等。因为健康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无所不在。美就是和谐,美也是创新。

   祝《家庭医生报》发展,“陆医生手记”成功!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版权所有,请注出处!作者:吴剑;心理时空的BLOG网址:http://blog.sina.com.cn/xlsk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