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的痛苦情绪最好一次宣泄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09-8-12
张仁川老师讲课时说,过去去灾区救援最不受欢迎的是二种人,一是记者、二是心理咨询师,没有想到心理咨询师这样的心灵天使,有了这样的名声。可能错误来自,去了许多心理咨询师,针对同一个灾民的痛苦,反复进行情绪宣泄,结果使灾民痛苦加剧延长,失去了灾民的信任感。
如果把心里创伤比喻成为身体创伤,是非常贴切的,其处理原则也是差不多的。最好一次性处理到位,反复处理创伤,肯定使患者增加痛苦,所谓长痛不如阵痛。如果不能一次性解决,说明医生水平差,也会失去患者的信任感,如果是心理咨询师失去了灾民的信任感,那就危险了。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当然不是心理咨询师愿意这样的,我倒认为能够做心理咨询师,大部分是善良的。能够去灾区救援的,大部分是崇高的,绝对不想给灾民增加痛苦。当然,问题可能:一是心理志愿者的组织性不足,中国的志愿者组织是才兴起,其管理组织水平迫切需要提高,高热情,低组织,才出现这样的误会,需要帮助的地方没有人,已经帮助了的地方,人满为患;二是心理咨询师素质需要提高,有的具有好奇心,有的没有经验,有的手忙脚乱(不问清除就去做),有的没有培训;三是心理救援是复杂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抱抱搂搂、哭哭说说,写个字条、放个“飞机”,就能够解决的,有的痛苦一次性可以解决,有的痛苦需要多次解决;有的能够解决,有的不能解决;大部分一次宣泄可以,一部分也是需要多次;心理咨询师的水平有的高,有的低;时间短的离开了,时间长的不了解……。这些都是问题,核心还是提高中国心理志愿者的组织性,管理力。把良好的愿望转变成为有效的行动,取得灾民的信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