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时空
心理时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2,192
  • 关注人气:48,9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对智力残疾人的歧视有待改善

(2009-07-11 11:21:08)
标签:

智力残疾人

外向性

韩国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中国人对智力残疾人的歧视有待改善

---中日韩大学生对残疾人的印象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09-7-11http://tbn2.google.cn/images?q=tbn:L9amtr-3WbNuZM: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产生了对残疾人印象和对非智力残疾人(肢体、聋哑、盲等)印象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如:在提高和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及人权意识教育的一体化教育过程中,教师对智力以外的肢体残疾儿童比对智力残疾儿童的态度更好。

   研究显示,3国对非智力残疾人的印象得分在中间值3以下,同时各国对非智力残疾人印象好于对智力残疾人的印象。不同国家对残疾人的印象因素,中国对智力残疾人的印象因素:社会性(可救的,有用的,可以信赖的,可以沟通的,有面子的,有关的,洁净的,带来快乐的,有礼貌的);能力(强的,有能力的,正常的,富的,优秀的,容易的,普通的);评价(勤劳的,热心的,好的,暖的,积极的);温和性(脾气好的,不可怕的,软的);外向性(热闹的,开朗的)。日本对智力残疾人的印象因素:融合性(容易接近的,不累赘的,不可怕的,可救的,普通的,可以信赖的,带来快乐的,可以沟通的,脾气好的,正常的,有礼貌的……);外向性(……,有期的,幸福的……);评价(……,美的);韩国对智力残疾人的印象因素:……。

   韩国很早就重视残疾人问题,其特殊教育是首屈一指,社会大力推进残疾人教育的同时,还要求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在学校学生都必须参加各种社会奉献活动。这些都提高了大学生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意识,也增加了接触残疾人的机会,这些使韩国大学生在对残疾人的意识和态度上逐渐产生了共同或者相似的认识,同时也缩小了性别和学科的差。韩国对智力与非智力残疾人的印象差别不明显,中国、日本的大学生整体对智力残疾人的印象不如韩国大学生,不是很积极、好意,这些和韩国传统文化中很强的差别意识有关系。

   评价:智力残疾人和非智力残疾人都是残疾人,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残疾人,尊重残疾人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同样,智力残疾也是残疾,我们的社会不能忽视。他们虽然表达情感,进行沟通,社会功能上更困难,但是我们对残疾人的关爱不能有功利主义色彩,因为关爱残疾人是不需要回报的,如果有回报的话,那就是我们自己产生道德的快乐。世界有个特奥会,可以说对智力残疾人的关注程度比较高了。还有个特殊的人群就是精神残疾人,是那些精神分裂症未治愈的人,中国大约有1600万人,这些残疾人的生存状况使人担心,需要更多关爱。)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