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的“躲猫猫”

(2009-06-17 14:23:31)
标签:

心理咨询师

猫猫

信任

健康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的“躲猫猫”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09-6-17

   语言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工具,沟通是心理咨询的主要方法,在沟通中了解求助者,得出准确的诊断(或者判断),共同分析问题,提出适当的建议。求助者通过问题分析,认知调整,行为改变,实现心理和谐。

   我们知道心理咨询的效果取决于许多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关系,是信任、平等、共同促进心理健康的关系。一般的求助者因为疾病痛苦,求助心切,基本上能够把自己的心里话坦诚地,毫无保留地告诉心理咨询师,倾诉本身就是帮助过程,然后也是向心理咨询师提高信息的过程。

   但是,有一部分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和心理咨询师玩起来“躲猫猫”的游戏。他们或者是一言不发,或者是吞吞吐吐,或者是有所保留,或者是避重就轻,或者让你猜猜看!这样的行为,增加了心理咨询的难度,降低了心理咨询的效果,浪费了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符合求助者的利益。

   求助者这样的表现有许多原因,有的是被迫心理咨询的(父母欺骗来的,家人强迫来的),这样的心理咨询效果很差;有的是对心理咨询不了解,认为和看病吃药差不多,因此心理咨询师需要对心理咨询进行睡眠;有的是对心理咨询师不信任,包括心理咨询师的年龄、性别、资格、水平、保密方面的不信任,信任感的建立需要心理咨询师去努力;有的是心理问题涉及到个人隐私,心理本能的防御,这些需要心理咨询师去判断;有的描述水平问题,语言表达问题,不能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表达,需要心理咨询师去引导;有的是想看看心理咨询师的水平,以为心理咨询师无所不能,象巫师愿意能掐会算,看透一切。

   作为求助者应该对心理咨询有个正确、客观、全面、科学的了解。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好临床医生是不同的;心理咨询是助人自助,关键靠求助者自己,心理咨询师是给一个方法;对求助者的了解多少,影响心理咨询的效果,心理咨询师的建议针对性更强;求助者说多少就好多少,说多早就好多早,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往往不愿意说,不愿意面对的地方,就是问题核心关键所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就是保密。

   作为心理咨询师,不仅从技术上,把这些“躲猫猫”的行为作为阻抗,而是从心理咨询关系上着手,努力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决定心理咨询的成败,要对心理咨询进行说明解释,要以平等的态度去沟通,要设身处地为求助者着想,心理咨询需要耐心,要从求助者的非语言行为进行观察(不说话,也是种语言,也听出弦外之音),要适当建立心理咨询师的权威,要让求助者知道积极乐观地面对心理问题是有效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