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诊断不要量表化

(2009-06-02 10:29:08)
标签:

量表

心理咨询师

心理测验

人格

健康

分类: 医院管理、发表文章

心理诊断不要量表化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 

《健康报》2009531 第四版 心理导刊

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9053141147/

  目前,心理咨询师的诊断日益依赖心理量表。这样的工具化倾向不仅影响心理诊断的准确性,也影响后来的心理咨询效果。

  我们知道心理科学是复杂的,严格来说心理因素是测不到的,即使测出来也是相对的。就说人格量表,都是根据不同的人格理论编制的。而人格的概念就有上千种,也没有绝对错误和正确的区别。既然量表是工具,因此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辅助手段。心理咨询师的经验,和患者的沟通,才是诊断的主要根据。因此,对待量表科学的态度应该是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心理量表的科学编制很重要,不是科学编制的量表,特别是那些没有信度、效度、常模的“山寨版”的量表,没有任何诊断价值。即使是国外机构科学编制的量表,如果没有经过国内修订,仍然不能使用。心理学具有跨文化因素的影响,如果简单使用美国量表,就很可能得出中国人有太多抑郁症的结论。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也应该选择不同的量表。因此,使用量表一定要严格控制。

  如果选择了正确的量表,可是心理测验的人员没有资格,测验的过程不规范,测验的数据统计不认真,测验的对象不合作,测验的环境受影响,量表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就会打折扣。对量表的使用必须规范,必要时可以实行准入制度。

  商业化行为使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验不断变味儿,大量的公司编制心理测验量表的软件,并且积极进行商业推广,甚至把心理量表包装得神乎其神,产生了错误的导向。目前,心理咨询收费偏低,不少心理咨询机构靠心理测验来弥补收入的不足。这种情况值得警惕。

  心理咨询业的迅速发展,使大量人员进入了心理咨询界。有些人医学基础知识薄弱,咨询经验不足,人生阅历简单,就产生了过分依赖量表的现象。因此,对心理咨询师的准入门槛要抬高,对现有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要加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