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人容易得神经症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09-5-29
研究显示神经质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神经质人格更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倾向。探讨发现,述情障碍和无聊倾向性很可能是神经质与抑郁和焦虑的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述情障碍即自身情绪调节障碍,其特征包括情绪体验受限或减退、情绪表达能力障碍、想象力下降、不能主动感受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及对他人的情绪识别困难,在精神疾病、心身疾病都存在,量表多用TAS-20。无聊倾向性,无聊是指注意上的非集中状态。研究显示,无聊在普通人群中十分普遍,而且无聊与心理健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个体角度看,无聊倾向性很可能跟某些人格特征有密切的联系,研究还显示,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感到无聊,量表使用BPS。
研究使用EPQ-RSC;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无聊倾向性量表BPS。无聊倾向性包括外部刺激,内部刺激两个维度,外部刺激是个体在追求新奇和激动上的倾向,内部刺激是让自己保持舒适和对事物感兴趣。
研究显示,神经质与抑郁状态、特质焦虑之间呈现正相关。述情障碍与神经质、精神质呈正相关,与内外倾负相关。无聊倾向性的研究也是一致的,说明神经质类型的人格特征体验无聊的风险可能会更大。神经质类型人格的不安全感,对内外世界的过分关注,比较强的内省倾向在不太理想的现实之前很容易产生内心压抑和空虚的体验,容易体验到无聊。
研究显示,述情障碍在神经质对抑郁、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预测中介作用,无聊倾向性在神经质对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预测中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因此,述情障碍比较好解释神经质和抑郁、焦虑之间的关系。无聊倾向性比较好解释神经质和焦虑之间的关系。
除了述情障碍、无聊倾向性和神经质关系密切外,沉思风格、归因方式也可能是神经质与焦虑抑郁倾向的中介因素。
(评价:述情障碍就是没有情绪感觉能力,无聊倾向性就是感到无聊感。看来情绪麻木和无聊感的人容易产生神经症。另外喜欢思考—内省,喜欢归因自我—自责也是重要因素。)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