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病患者的污名印象与歧视现状

(2009-04-29 18:00:07)
标签:

污名

性病

患者

皮肤科医生

印象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性病患者的污名印象与歧视现状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09-4-29

  污名是指由于个体或者群体具有某种社会不期望或不名誉的特征,而降低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是社会对这些个体或群体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歧视是建立在污名的基础上,由社会对被贴上污名标签的人所采取的贬低、疏远和敌视等态度和行为,是污名化的结果。就性病患者而言,不仅其躯体功能、社会适应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有时还会被赋予一些伤害符号和道德隐喻,从而轮为污名与歧视的牺牲品,这种现象在麻风、爱滋病等传染病领域尤其突出。然而,历史经验表明,污名与歧视并不能控制疾病流行,反而徒增控制疾病的社会成本,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更多伤害,唯有采取适当手段减轻或消除疾病污名与歧视,才是控制疾病流行,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

   和其他传染病比较,性病患者不仅因传染性问题而遭受来自社会的污名与歧视,更重要的是其感染途径往往与不洁性行为有关,明显有悖于社会伦理道德,因此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也更大。来自皮肤科医生的压力值得关注,因为患者的个人隐私暴露后,一旦感到来自皮肤科演说的污名印象和歧视压力,将对其正常的就医行为造成一定干扰,不仅会使部分患者转诊到江湖游医处,而且会降低患者治疗后的复诊随访愿意,不利于彻底消除传染源,甚至影响到性病传报数据的准确性和政策相定。本研究对皮肤科医生进行的调查。

   对当前性病现象的看法的调查。95%认为性病患者同样享有平等就医权利;78%认为社会应当对当前性病现象负有一定责任;64%认为患者也是受害者,患了性病不应该自作自受;48%认为患者以外的其他人也应对性病现象负有一定责任。后两者说明,可能与感染性病基本上被看作自身处事失当和应得惩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也许这些就才了污名和歧视。

   对性病患者的污名现象的调查。28%认为其行为不检点;15%认为对其产生坏印象;13%认为因其名声不好而不愿意与其交往;13%认为对其感到厌恶反感;8%认为对方接近自己时厌恶担心传染性问题而感到不安;4%认为尽可能地回避对方以防将性病传染给自己。对患者的污名主要是“符号性污名”(前4项),即对患者的道德判断。“工具性污名”印象不突出。与二级医院的医生比较,三级医院的医生更倾向对性病患者产生坏印象,也许和他们的医生有优越感强有关系。

   对性病患者的歧视情况调查。69%认为其主动自愿从事性服务业;37%认为商业活动中进行性贿赂;27%认为心理问题而进行性宣泄;26%认为各种原因进行的婚外恋;21%认为生活所迫从事性服务业;18%认为单纯为了满足性生理需要;11%认为非婚同居性交途径传染;11%认为配偶间的性交途径传染;4%认为非性交途径的其他污染;7%认为遭遇性侵犯等被迫原因。

   因此研究认为,对三级医院、专科医院的皮肤科医生,尤其是年龄比较小,从医时间比较短,职称比较低的医生进行一定的培训教育,可能是降低其对性病患者污名印象和歧视情况的有效途径。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