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光照术后抑郁症
(2009-04-27 16:13:39)
标签:
抑郁症人文关怀病人患者吴剑健康 |
分类: 医院管理、发表文章 |
人文关怀光照术后抑郁症
《医药经济报》2009年4月27日“医道版”(发稿时正在印刷)
本报记者
近日,一患者的丈夫将北京市西城区一家三级医院的告上法庭,原因是该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抑郁症。该患者的丈夫气愤地说:“我们的孩子都已经满月了,可我老婆(患者)连看一眼孩子都不肯。不单这样,她还出现了咬人以及种种有自杀倾向的行为。本来好好的一个人,从医院出来就变成这样,医院不该负责任吗?”
该医院的医务科科长说,医院建议患者先去做个抑郁症方面的鉴定,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可是没有想到,接下来发生了更大的冲突。随后,近十位患者亲属突然冲进医院的医务科,要求医院赔偿患者30万元,并声称如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患者的上百位亲友将一起来医院。医院一方坚持自己没有过错,不予赔偿;患方又执意不肯去做任何鉴定或者走其他程序解决问题,双方陷入了僵局。
近年来,这类术后抑郁症引发新型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引起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卫生法律专家的关注。作为医院的管理者,该如何完善管理的环节上,减少术后抑郁症的出现并规避自身的法律风险呢?除了完善医院诊疗的规范、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外,有关专家呼吁医院要加强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让人文精神回归医疗事业。
完善医院诊疗规范
医院本身流程的不规范为病人术后出现抑郁症埋下了伏笔。北京医信横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马宝琳认为:“医院要应对术后抑郁症,要从完善所有疾病的诊疗规范开始,制定流程并严格执行,能使临床医生的诊疗有章可循,碰到纠纷也容易裁定,这能为医院避免陷入此类纠纷,同时规避法律风险。经过调查,如果确实是因为诊疗不当而受损失的患者医院应该主动承担经济责任,让得患者得到应有的经济补偿,规划化的流程也有助于加大医疗责任险覆盖和赔付力度。”南平市人民医院总经理、国家心理咨询师吴剑也持同样观点,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同时又是心理专家的他对此有着切身体会,他发自肺腑地说:“从医院管理角度看,如果是医院管理问题、医疗质量问题、服务态度问题,明确引起的病人情绪反应,就应该积极加强管理,持续质量改进,适当满足病人诉求。”
在医院的各个规范里面,手术前的充分沟通和完善患者知情同意书制度最为关键。吴剑指出,手术前的充分沟通十分必要,包括手术的必要性、重要性、安全性,手术的目的、程序、风险、并发症等问题应该详细介绍告知患者或家属。这既减少了术后抑郁症的发生,也是避免日后医患关系紧张的关键所在。马宝琳则特别强调医院要建立和完善患者知情同意书制度,加强签字工作,这能够帮助医院减少这类法律纠纷,减少经济损失。
医院要加强患者健康知识教育,用人文精神对待病人,而不仅仅认为医生的职责就是做手术而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些医疗工作者和社会专家不无感概地说:“术后抑郁症很考验医生的良知,医生在某种程度上在手术前后对患者而言,比亲人还亲。我们的社会经济已经巨大进步了,但是我们的人文关怀还时有缺失。整合心理、社会、生理的新型医学模式,在上世纪就已经提出,但现在很多医院还没有真正重视,仍然把技术放在首位,特别是医院的管理者。”
“根据调查,一半以上的手术后心理障碍患者,其实在手术前就已经发生心理障碍。因为手术导致的‘赔偿性神经症’也不在少数。” 吴剑指出,“患者在手术前后很容易发生心理危机,一是因为疾病本身就给生命个体精神打击,越重大、越疑难的疾病,打击就越大;二是手术也给人以心理压力,手术前的担心、手术本身创伤、手术后的疼痛、手术的并发症、身体接受康复等,都对个体形成一定挑战;三是手术后的心理适应,因为有的手术出现器官的缺失,功能的影响,形象的破坏,生活的困难,工作的挑战等,甚至还担心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经济负担、前途问题等,由身体康复到心理康复也需要一段时间。”
吴剑同时指出:“我们国家每年有数千万人接受手术这样的重大人生挑战,出现术后抑郁症不为奇怪,为了病人健康,积极应对这样的心理障碍十分必要。
人文关怀关键在理念,如果观念上都觉得医患是对立的,是无法和谐的,只会让医患关系雪上加霜。吴剑经常对医院管理者和医生说:“你要设身处地想:‘如果我是病人,如果我是手术病人,我有什么感受,需要什么帮助?”然后付诸行动!”在采访中,很多医生也不无困惑地说:“作为病人也应该是人文精神的积极实践者,一些病人不信任医生,已经不是个简单的心态问题,还有可能使医生和病人都付出非常巨大的代价。” 管理专家马宝琳呼吁,医院要让患者对健康和医疗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不至于期望值太高。了解和理解医疗的特殊性、经验性、多变性和探索性,治病不同于修机器,要认识期望值和现实的差距, 医院要加强患者的疾病知识教育和思想沟通。
术前术后进行心理干预
作为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要换位思考,以维护病人健康为最高利益。要高度重视病人的人文关怀,不仅要看病、也要必须关心病人身体健康和关怀病人的心理反应,不仅护士要关心病人,医生也应该关心病人;要把心理卫生工作渗透到医疗工作全过程,包括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手术中的心理关怀、手术后的心理康复等。
对此,吴剑提出了分层次对患者进行教育的观念:对手术前的病人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医生应该认识到,手术对于患者是重大生活事件,术后抑郁症和患者本人性格特点、耐受程度、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有关系。要针对不同的病人的特点进行开导。一般来说,手术病人心理反应差异非常大,年轻的成人、女性、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反应比较重,需要多关心。对手术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预后不确定性高的病人应该多予以关注。对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病人,帮助他们学习行为的控制技术,如放松训练、分散注意力、深呼吸等。要积极发挥病人的社会支持的作用,引导亲友给病人安慰、鼓励、支持。
另外,有关专家还特别强调了手术后还要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包括反馈手术信息、科学疼痛护理、积极克服抑郁情绪。特别是术后抑郁症病人,需要积极帮助病人,进行客观的手术评价,对严重的身体问题要给予同情和鼓励,正确面对现实,见对待人生。
专家还提倡心理卫生工作者积极介入重点病人的心理援助,手术之前应该进行心理评估,手术中应该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关怀,手术后应该对术后抑郁症进行重点干预。必要时使用药物,并且取得家属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帮助病人应对心理危机,接受人生现实,顺利渡过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