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气是个自我伤害

(2009-04-15 11:12:22)
标签:

人际关系

闷气

发生学

次生灾害

身心健康

文化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生气是个自我伤害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09-4-15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我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巴上,既自己去实践,也去告戒别人。过去有个《生气歌》,也不错。

当然,我们这里指的生气不是指一个人无缘无故地生气,那问题就比较大了,要么是精神障碍,要么是焦虑症,我们这里说的是有原因的生气。这里也不指生自己的气,那大约是个性格缺陷,和自杀性格差不多,因为那是生闷气。我们这里指的是,别人办错事、说错话,导致自己生气的现象,这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领导批评,同事坏话,顾客纠缠,亲人矛盾,孩子教育等。当然,这里不全部是别人错的,也许别人的批评是正确的,自己还接受不了,也生气呢!

有朋友帮助我分析生气的结构,在俩个人产生矛盾时,就有几种情况:一是他生气,你生气,气上加气,就容易矛盾激化冲突,问题恶性循环;二是他生气,你不生气,说明你的性格比较好,心态比较正,是个聪明的做法,矛盾冲突也不容易形成,因为一个把掌拍不响;三是他不生气,你生气,这时就应该向别人学习,同时这样影响人际关系的,谁愿意和容易生气的人相处呢;四是他不生气,你不生气,就是和气生财了。

生气的危害是十分明确的,一是伤害朋友感情,影响人际关系;二是伤害自己身体,影响心理健康;三是影响工作状态,降低工作效率;四是影响家庭生活,扩大伤害范围。特别是影响身心健康,生气时,往往情绪激动,思维紊乱,失去理性,动作失衡,记忆丧失,伤人毁物等,时间长了,生气不消,难以平息,会影响神经系统,再影响内分泌系统,最后形成心身疾病,是得不偿失。这些就是我过去说的人际关系冲突后的次生灾害。

生气有这样多的害处,按照人类发生学角度看,人类发展应该淘汰了这些坏习惯,因为这些没有遗传的优势价值。但是为什么人类还会生气呢?从科学上说,生气当然仍然有一定的价值。首先,生气是人类自我保护的原始手段、幼稚方法和本能反应。当别人伤害到自己时,如果自己不表示反抗,不表示生气,那别人就不知道他已经伤害了你,那也可能他会以后经常伤害你。当美国人侵犯了中国利益,中国政府就应该生气,而且用外交手段告诉他们,我们生气了,言下之意,以后你别这样惹我了,这样可以避免以后的继续伤害。因此,凡是别人伤害你,你应该表示生气,必须明确告诉他,当然前提必须是他是错的;其次,立即生气,也可以维护心理健康,因为生气的情绪,带着走,时间一长,产生的伤害就越大,马上把气生出来一定是好的,当然要看因为生气带来的人际关系伤害,还是生气带来的自我伤害大,需要进行比较,如果是领导批评,那对领导生气就危险了,换个小人物去生气,是心理的迁怒,虽然有好处,但是效果差许多,对当事人生气时没,就要看对方的强大程度和厉害关系;再次,生气是个愤怒心理反应,当外面给的压力足够大,超过自我心理承受能力,这时控制自己非常困难,而且压抑自己付出的代价付出大,如果进行压抑的话,甚至可能产生爆炸甚至心理崩溃,有时候生气可以避免心理崩溃。所以应该讲,如果不生气,那就麻烦了。

生气对自己有危害,不生气又不行。看来,怎么样生气是个艺术。我的心理学建议是:

一是人一定要生气,可以释放压力,消除影响,维护健康,不会生气的人是无能,也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二是人要立即生气(时间不能拖得太长),因为生气总得找个出口,时间越长,危害就越大,时间短,伤害小;

三是要对当事人生气,这样效果最好,方法最直接,解决最容易,也最容易理解,如果其他人成为你生气的替罪羊,效果很差,别人还莫名其妙,结果又形成新的生气来源;

四是要对事情生气(或者对别人说的话),我们一般称的对事不对人,这样可以解决问题,又把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降低到最低程度,否则得不偿失,自己一时痛快,长久利益损失;

五是要避免人际关系冲突,一般生气是人际关系矛盾形成,也和人际关系处理方法,个人性格特点等有关系,学习沟通,多多理解,适当宽容,善于幽默,积极化解等都可以避免不必要矛盾;

六是增加自己度量,“宰相肚里能撑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都是这样的道理,就容人之海量,宽人之胸怀,经过风雨,见过世面,也就不容易生气了,鸡肠小肚,斤斤计较,当然容易生气;

七是绝对不能长期生闷气,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这些就是我过去说的情绪发泄的方法,为了自己的利益,就要平时学习,积累,练习释放压力,放气舒缓的办法;

八是生气要讲艺术,世界上没有不能说的话,只有说不好的话,生气也是一样,不生气是无能,乱生气是无知,偶然生气是智慧,民族危难时拍案而起是民族气节之气,路遇不平拨刀相助是社会正义之气,领导工作偶然生气是个管理艺术,婚姻生活适当生气可以增进了解,人际矛盾偶然生气可以表明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