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期人格障碍的研究

(2009-04-13 11:24:00)
标签:

健康

人格障碍

负性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青春期人格障碍的研究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09-4-13

   尽管对青春期人格障碍的病因学研究已发现先天遗传、儿童期虐待、早期不良环境等对人格障碍的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但是从起病到稳定之间的具体发展过程仍然缺乏了解。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与青春期人格障碍。Erikson将整个生命发展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一个发展性危机,成功或者失败地处理某阶段的危机带来正性或者负性的核心自我品质,如果个体不能顺利解决早期阶段的危机,随之便难以成功解决其后青春期至成年期的发展性危机。因此,早期心理社会发展不良很可能影响人格障碍的发展。研究发现,生命周期前5个阶段的心理社会发展状况与青春期末期人格障碍症状之间的关系十分明显。第一阶段是不信任,第二阶段是害羞和怀疑,第三阶段内疚,第四阶段是自卑。其中不信任危机与人格障碍关系最密切,它是所有人格障碍发展的基础,信任和不信任是个体依恋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没有安全感是人格障碍的根源。人格障碍在青春期早期发生率最高,随着个体正常成熟过程,发生率下降。这个过程和青春期早期同一性危机的解决有关。这个危机的成功解决可以为青少年带来有关自己、个人信念和价值以及他们在社会当中的位置的清晰感受和认识,而对这一危机的处理失败,将使个体对自我身份产生紊乱的感受,不清楚其社会角色,并且也不确定其内在主观的状态和感受。Erikson认为早期发展阶段危机的成功解决是下一个危机成功解决的基础,是人格的渐成性原则,如果青少年能够成功解决同一性角色紊乱危机,他们也能更好地应对成年早期的危机,即发展亲密关系,如婚姻和持续一生的友谊。

   人格与青春期人格障碍。正常人格和人格障碍是本质上不同的两个系统,适应性人格的研究已经确认了正常人格的五个基本维度,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研究发现,神经质和人格障碍关系最密切,特别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研究气质和人格从出生到年老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稳定性的发展,人格开始阶段(3岁前)相关程度0.353-6岁为0.526-12岁为0.45;青春期后逐步上升稳定,50-59岁为最高0.75。人格障碍在青春期早期望、发生最高,因为那是动荡时期。人格特征容易影响儿童对环境的有效经验,唤醒反应模式,引导选择特殊环境体验。宜人性和神经质分别与所有人格障碍呈同样的负性和正性关系;严谨性和一些人格障碍负相关,但是和强迫人格障碍呈正相关;对经验的开放性对于人格障碍变异无明显作用。但是这些人格研究方法问题也不少。

   人格障碍的发展途径。人格障碍形成是个体从青春期开始逐渐偏离正常并最终在成年期趋于稳定的发展性过程。伴随着个体发展,其自我意识,人际模式,认知反应以及情绪和行为调节机制不断与外部环境发生互动,所以人格障碍研究不仅要考察病理机制,还应该研究发展过程。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