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也需要心理咨询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353000
2009-2-23
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文化程度、经济水平有一定关系。一般说文化程度高的,经济水平好的人和人群,心理问题发生率比较高。大约是经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疾病谱和需要层次,经济水平高的人和人群,其疾病大多数和“文明”疾病,“富贵”疾病有关系,象糖尿病等。经济水平高的人和人群其需要层次也有变化,物质需要的程度下降,精神需要的程度上升,也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当然,不能够否认穷人就没有心理问题,只是其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比较低,认识程度比较低,求诊比例比较低。同时,穷人也是个相对概念,用低收入人群更加合适。他们的生存压力大、心理烦恼多、人口流动快、工作稳定差、社会支持少、文化程度低,因此他们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因为他们认识程度低,又没有有效获得帮助的途径,甚至还没有经济能力消费,因此他们出现心理问题后,大多数和其他疾病一样只能够扛着,使问题越来越重,最后呈现暴发或者崩溃状态,不仅影响自己,还可能影响家人,甚至形成社会危害。如何帮助低收入人群,使他们获得有效的心理援助,值得社会和心理卫生学界重视。
美国在经济迅速发展时期也出现这样的情况,然而美国的心理咨询是富人才能够消费的服务,因为在美国心理咨询师需要医学博士加心理学博士(或者哲学博士)的能够取得资格,因为美国人认为那是灵魂的修理工,所以他们的心理咨询师的收入比高收入的外科医生还要高,一般每小时心理咨询需要120美元,穷人根本无法消费。有个美国的心理学叫罗杰斯,他想人民之所想,创造了患者中心疗法。就是患者给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在一个场所,两个不认识的但是都需要心理咨询的人员,开始半小时一个人说,另外一个人倾听;然后另外半个小时,他们换个角色,继续这样。结束以后,双方一握手就吧吧了。心理学认为,把自己的心理话说出来,并且有人认真倾听,大约就能够解决一般的心理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