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成为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09-1-22
这几天,一位心理咨询师在我这里学习心理测验,问起我为什么从事心理咨询,我回答了。我是1985年开始从事心理卫生工作,那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恢复成立,许多人问我,为什么很早就成为心理咨询师,为什么成为心理咨询师?这些是有许多原因的,当然也和一个人—王效道教授有关系。
一是那时无事可做。医学院毕业后,自己希望在外科大展宏图,结果毕业分配到一家疗养院,那里医疗任务很少,工作没有压力,甚至自己都象在疗养,其实无事可做是很痛苦的。作为年轻人是不应该这样的,一定得求发展,求出路,这些是内在需要。
二是自己理论准备。因为事情不多,工作轻松,环境优良,自己又有志向,所以那时是我大量读书的好时光,而且主要是读哲学,军事,法律(系统自习),宗教,心理学,社会学等。读了这些书,使我有了思想基础,而且对人性有了思考和把握,我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对人性的把握。
三是老师指点迷津。疗养院接待全国各地的疗养,旅游,会议,培训,使我有不少机会认识形形色色的人。1985年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心理教研室主任王效道教授(当时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他是位身材魁梧,花白头发,深度近视,说话慢稳),在我们疗养院举办一个培训班,我怀着好奇又去旁听。培训班上给许多学员进行心理测验(回忆起来应该是EPQ),王教授知道我是疗养院的工作人员,就要我帮助收发测验,然后给我提供了模板,我在他指导下很好地完成了工作。他晚上和我散步,在我宿舍聊天(9平方米的宿舍),他告诉我医学心理学发展很快,将来有前途。后来我想医学和心理学结合,是医学心理学,也是心理卫生学,或者是心理咨询(那时此词比较少用)学吧,现在是比较冷门,将来一定热门。我终于找到发挥我大学学习,以后读书相结合的东西。可以说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是有名人指点,我是王效道教授的学生,他是我的老师。当然,我以后还去北京多次拜访王效道教授,在此我应该感谢他。
四是以后勤奋努力。我有个习惯就是准备做什么事情,就首先把所有关于此事情的书读完,我就收集,购买,借阅大量的心理学方面书籍(那时非常少),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并且开始尝试做心理咨询工作,开展心理卫生义诊活动,写心理卫生文章,参加各种心理卫生组织,书信联系能够认识的专家等。从此,我走上了心理咨询的道路。成为一名心理卫生工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