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薛文
(2008-11-07 17:01:33)
标签:
南平市人民医院肿块早饭颈部薛文顺昌健康 |
分类: 经营随笔、医院新闻 |
南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薛文
http://bbs.np163.net/discuz/thread-264929-1-1.html《闽北互动》
采访前就听说薛文其人有几个特点:长得够帅、吃得够多、脾气够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市人民医院,记者见到了现为该院肿瘤科主任的薛文。近一米八的个头,标准的国字脸,高高的鼻梁上一副金边眼镜更增加了几分书生气,的确一表人材。
薛文有着深入骨髓的医缘。生在顺昌长在顺昌的他祖上在清朝时曾出过一位御医,爷爷和父亲也都是顺昌当地小有名气的老中医。子承父业,1986年,薛文考上福建医科大学医学系,1991年毕业后开始了从医生涯,专门从事外科临床工作。2002年,南平市人民医院选拔高级人才,有着副主任医师职称的薛文脱颖而出被从顺昌县医院调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担任主任,成为该院最为年轻的科室主任之一。
随着采访的渐渐深入,记者开始了解薛文的那几个“特点”。他也毫不掩饰,侃侃而谈。薛文的食量的确惊人。早饭喜欢吃些小吃,一般是一碗拌面,一碗鱼丸,两个鸡蛋,再加上一些油饼、锅边、豆浆等等,足足是一般人的三、四倍!晚饭更不含糊,他说有一次在吃过饭后他还把一只2斤多的清炖兔肉一扫而光。细问才知道,其实这是薛文从医多年来形成的一个习惯。因为工作十分繁忙,薛文每天清晨7时之前必到医院,了解住院病人的情况,检查当天病员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按约就诊的病人看完后,安排他们做一些相应的检查。一天有时候手术有2、3台,往往从早上一直要忙到晚上才下手术台,中午饭就顾不上了,全靠早饭积累的那些能量支撑一天的消耗。长此以往,也就慢慢培养出了早饭、晚饭的大食量。薛文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医生的身体有时候更是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不多吃点,万一饿坏了,手术台上手一抖、心一慌,苦的都是病人。
生长在农村的薛文对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说,农村的患者因为家中经济拮据,加上对医生的治疗缺乏足够的了解,经常主动放弃治疗,陷入一种深深的绝望之中。这时,作为肿瘤科医生,不仅要尽全力治疗患者的病情,有时还要耐心地当一名“心理医生”,替患者解开心结。家住延平区夏道镇的患者杨某9年前发现左侧颈部出现一肿块,多方求诊医治无效,肿块反而逐渐增大。一年前右侧颈部又发现一个肿块,让一家人感到惊慌失措。今年3月4日,杨某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治疗。经诊断,杨某被确诊为双侧甲状腺癌伴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杨某觉得自己这病,治了也不会好,况且家里不富裕,别花“冤枉钱”,对治疗很不配合。薛文经过认真分析,断定杨某的病能够通过手术得到根治,就一边利用晚上时间,与杨某聊家常、说病情,缓解他的精神压力;一边替杨某制定既有效又相对节省费用的治疗方案。杨某的手术很成功,费用也让他能够接受,3月10日,杨某和家人将写了满满3张红纸的感谢信贴在人民医院的一楼大厅。医院的医生护士们都说还没见过这么长的一封感谢信。
跟着薛文在医院大楼里转转,最大的感觉是,他对待患者都是一样的亲切,患者们也都和他很融洽,没有了想象中的那种医患间的距离,却多了几分朋友间的贴心。薛文说,这也是为患者治疗创造良好而又轻松心理环境的办法之一,让他们觉得你这个医生可靠、有责任心,主动配合了,治愈的成功率无形中也增加了几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