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建首家阳光心理学校,创新灾区心理服务模式

(2008-10-24 20:43:47)
标签:

教育

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

服务模式

吴剑

福建省

健康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创建首家阳光心理学校,创新灾区心理服务模式

--福建省赴川青年志愿者心理服务队创建阳光心理学校思考

吴剑

2008-10-24

(本文根据福建团省委计划编辑赴川心理服务队出书用稿,由叶健安排)

   离开四川都江堰那个使我们服务队魂牵梦绕的地方,看着我们创建的都江堰市新城桥头阳光心理学校的照片,回忆和灾区孩子一起的10天快乐时光,心理有许多感慨,却留下不少思考。

创新,心理服务的灵魂

   心理咨询服务虽然有理论不少、疗法很多,其实到真实进行心理咨询时,每个人用的方法都不同。如果说心理咨询是这样复杂的话,那么我们福建省赴川青年志愿者心理服务队,在接受到去四川给灾区人民进行心理辅导和援助,却是对将要面对的任务,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虽然我们进行了准备,进行了培训,下载了资料。但是和我们将要面对的光荣而又严峻的任务来说,可以说是远远不够的。

   不说生活的困难,服务队员都想好好显示身手和智慧。最担心的却是为谁服务?这里的谁,当然是哪个具体的服务对象。而且下飞机后,才知道服务地点、服务对象、服务方法都要靠我们自己。而且还知道,地方政府已经出文件,只有经过同意才能够允许心理咨询师进入学校,这样等于在学校拒绝了心理咨询师。确实有些心理咨询师水平不高,素质不强,引起了灾区人民的反感,更增加了我们开展工作的难度。这样的情况,说实在话,有的队员心理有些慌。

   下午到都江堰营地,巨大安排生活就开始找活儿,几路人马出去都是得到的坏消息。晚上,队员们围在一起,大家的眼睛看着林榕发教授。“发挥集体的智慧吧!”林老师这样说。在吴剑的手提电脑上,大家慢慢勾划出服务线路图。我们要服务一所学校,一所医院,一支部队,一个单位……。但是,想法被一个个排除。学校倒了,病人送大城市了,部队在忙救援,单位人员在忙着……。

   晚上大家都没有睡好,大家还在思考。都江堰人民在抗震救灾没有停止,灾民安置点在加速建设,次日的阳光也特别好。其中一路人马来到新城桥头灾民安置点,数百顶帐篷排列整齐,中心一切都是新的,然而又是空的。已经停学孩子在四处闲逛,成人在忙着搬家安置,空空的会议室里上百张桌子板凳乱发着。“我们要办所学校”,瞬间的观念就出现在林老师脑海里,同去的吴剑等心理咨询师马上感到是个机会。上前一问,安置点点长双手赞成,一切支持。什么是创新?现在回想起来这就是创新,创新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服务,志愿队伍的目标

   听说有活干了,全体队员深受鼓舞。中午已经非常炎热的营地,大家忙得更加热火朝天。制定详细可行计划,不打无准备之仗;进行人员分工,做到职责分明;发挥各自优势,做到人尽其才;准备心理器材,也难了这些“巧妇”,但是他们是把什么都用上了。林榕发教授,这个灾区学校校长也走马上任。

   到了安置点,孩子们和家长们听说要办学校,都特别高兴。纷纷问我们,那个教语文,那个教数学,他们怕孩子因为地震而耽误学习,多么可爱的中国家长,但是这样一下子把我们问得措手不及。大家一碰头,吴剑就用简单的水笔,端端正正把“阳光心理学校”的字,写在大门上。学校前多了个阳光,我们希望孩子们阳光,又多了心理,我们这是整个灾区,全中国,全世界第一所心理学校。孩子和家长们迷惑了,我们心理却清醒多了。

   “孩子们,下午上学了,我们的阳光心理学校成立了”,高音喇叭传出来马捷的声音,没有鞭炮,甚似广告,心理服务“广告”一出,学校招生的消息一下子就在安置传开了,孩子们终于有了去处,忙碌的家长终于把心放下一块。

   大家七手八脚整理了个大教室,虽然没有过去的学校那么好,也是干净明亮。大门前的横辅挂了起来,字写好的池熙自告奋勇,“福建省赴川青年志愿者心理服务队”。吴剑有一点点美术细胞,就写上了“四川-福建,我们在一起”!“快乐健康,共渡难关”,心理健康的标语就这样无声渗入心灵。谁说没有心理服务,其实到处都是,一切都是。

   孩子来了,小的五六岁,大是十七八。先分了大小两个班,发现马上就不行了,100的个孩子,就被我们分成为小班,是幼儿园的孩子,马静是专家带着;中班是小学3年级以前的孩子,李小新很会和他们玩;大班的孩子希望学习,王红晖比较合适;少年班的孩子最调皮,林思宁有魅力。大家都有了分工,都有了搭挡。而且,不同组的孩子,当然心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这样大家就有了服务的对象了,针对性就更强。

   破冰开始了,孩子们围成一个圈,大家开始认识了老师,这些可爱的心理咨询师。不长时间,老师们也能够叫出每个孩子的姓名,然后来自四处的孩子也相互认识了,他们有了自己的学校,自己的老师,自己的伙伴,孩子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心灵家园,这在大地震后,比什么都重要。

   心理服务的原则是集体辅导和个体辅导相结合,心理游戏和心理辅导相结合,心理教学和心理安慰相结合。大家认识了,游戏了,也就在游戏中,我们发现了那些重点学生。他们有的家人去世,有的房屋被毁,有的同学失了……,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孩子。擅长个别心理辅导的邹锦山,他的工作重心有了。

   作为心理咨询师,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都是信手捏来的事情。但是遇到阳光心理学校,遇到灾区孩子的心理辅导,却是第一回。每天的备课,成为他们消耗时间最多,想法最为活跃,烦恼也最多的事情。大家都无私地把自己的心理知识,全部翻箱倒柜倒了出来,进行资源共享,毫无保留。有些共同的心理辅导项目,那就利用晚上时间集体培训,所以晚上总能够看到营地,在唱歌,在跳舞,在谈话。两名心理系研究生,问起来也特别勤,甚至也特别难。林思宁和吴剑,利用矿泉水瓶子,塑料绳,口香糖,就做了个“共渡难关”的心理游戏深受孩子欢迎,并且懂了人生道理。十几包卫生纸,也成为心理游戏的导具。

   十天的时间,每天每班都有6-8个心理活动节目,整个学校有了吵闹声,喊笑声,唱歌声,游戏声,这些声音在灾区好象已经久违了。点长高兴了,家长高兴了。安置以外的孩子也闻声而来,最多时达到200多个孩子。就这样,新生事物的阳光心理学校,有了服务地点,服务理念,服务老师,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影响和服务效果。(具体服务项目需要找……)

 

大爱,志愿服务的灵魂

小芳(化名)是个美丽可爱的女生,我们看到她时,就有些象林黛玉样子,整天以泪洗面。这些都被我们的心理咨询师看在眼里,痛在心理。新闻组长翁进那是福建省的心理名角,她一边忙着新闻报道,让家乡人民了解四川,了解我们。一边仍然不忘记给小芳做个别心理辅导。

中午,有的已经在休息,但是在帐篷里,一场哀伤辅导正在进行。哀伤辅导大师赵冰洁老师亲自进行,众多充满爱心的女性心理咨询师全部上阵,争做背景演员。小芳在这样的爱心环境下,说出了她的心理痛苦所在,对亲人的怀念感情,尽情地进行了情绪发泄,倾倒了全部心理垃圾,对过去进行告别活动。然后大家又在歌唱声中,给她爱的力量,进行爱的传递,小芳出来时,已经阳光地笑了。我们的女心理咨询师们,却个个眼睛红红,甚是可怜。但是我们知道她们心理有着成功的快乐。

几个男孩子特别调皮难管,这成为林思宁和吴剑的任务。他们带着慰问,带这礼品,来到孩子们的新家,三户人家合住的10平方米的帐篷,他们坐在地上,抚摩着孩子的头,问寒问暖,问长问短,孩子们哭了。在安置点附近的小树林里,也成为这些调皮孩子的秘密活动地点,孩子们把象朋友,象大哥的两位老师带到这里,没有想到的是,两个老师拿着大西瓜,和孩子们共享快乐和甜蜜,孩子们笑了。 

儿童节是快乐和幸福日子,服务队也是想方设法,群策群力。我们一定要为灾区孩子,过一个特别意义,严肃快乐的节日,杨队是这样定位的。那天的广场是人山人海,慰问队伍是出出入入,街上的宣传车被拉来作了世界上唯一的播音设备。福建省著名主持人翁进,现场培养了5个小小主持人,他们也上场了。庄严的国歌中,四名孩子做护旗手上场了。林思宁和几位女学生现编的心理歌剧也表演了。小张(化名)的伦巴舞蹈也训练有数。十几个节目下来,家长没有想到,孩子自己也没有想到,心理咨询师自己也没有想到,有这样成功。节目就在“感恩的心”手语操中,在含着眼泪的高兴中结束了。大家之所以没有想到,现在想起来,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什么都可以创造。

晚上的营地,特别潮湿,特别寒冷,没有蔬菜,没有茶水,没有洗澡。大家都能够克服这些生活困难,忙碌一天,不仅还需要准备第二天的活动,也接受了不少心理垃圾,这些垃圾也是时刻影响着队员的情绪和健康,大家迫切需要心理督导。大家坐在绿色的草地上,围成一个圈,用心理游戏,心理活动,心理故事,去倾倒处理心理垃圾。大家在把爱全部贡献给孩子们的同时,又这样小队员之间,相互传递着爱,因为大家知道,爱在传递中增加,增长,升华,永恒。

 

学校,心理服务的创新

和孩子们告别是个痛苦的安排。大家根据安排,对孩子进行了分离焦虑的处理,但是仍然有许多孩子哭了,家长哭了。是否我们不应该离开,不!孩子们需要独立成长,需要在灾难面前站起来,需要自强不息。是否我们不应该到来,不!孩子们需要帮助,我们在灾难时有个爱的力量,需要这暂时的支持。我们走了,还有第二批,第三批服务队,但是以后呢?其他孩子呢?这些让我们思考。

第二批服务队继承了我们的事业,并且把阳光心理学校开得更加红火,同时受到中央电视台和国外新闻媒体的关注。我们服务队的出色表现,也受到团中央的表扬。虽然我们啊那时,并没有感到阳光心理学校是个什么创举,但是现在回忆起来,总结起来,确实有不少创新。

它是心理服务模式。心理服务模式有许多种,对灾区人民的心理服务有许多空白,确实需要创新。有个体辅导,有集体辅导,有建站辅导,有书面辅导,有热线辅导等。但是在灾区建立心理学校是个创新方法,这不仅可以给灾区学生进行辅导,是可以扩大到灾区成人,教师,官员,士兵等。

它是贡献爱心平台。奉献爱心有许多方式,学校是个创新方式,在这里通过心理卫生专业辅导,通过心理咨询师和学生的爱心传递,通过心理游戏和活动的训练学习,通过手语操、爱心拥抱、哀伤辅导,使学生受害的心灵得到安慰。有这样的平台,比那些流动性辅导要好得多,学校是爱心加油站。

它是服务技术实施。有了学校这样规范的服务平台,所有的心理辅导技术得到有效实施,所有的心理咨询人员有了奉献的机会,许多心理辅导技术可以在这里研究。这样会大大促进我国的灾难心理援助活动的科学实施和有效开展。

我们偶然的创新,短暂的实施,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我们希望这样宝贵的创新,能够进一步全面总结,深入研究,全面实施,能够为更多灾区人民,能够为今后的灾区心理援助提供系统的服务技术,让人民受益于心理卫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