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的故事(二)
(2008-10-12 08:44:02)
标签:
幻觉灵性潜意识名气刘翔通道健康 |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
刘翔的故事
广州日报心理专栏作家 武志红
吴剑整理
2008-10-12
从当事人言行中找答案;
1、孙海平:罗伯斯给了我们压力;
2、刘翔:请大家理解和支持我,我压力很大;
思考:如果真是压力,压力从何而来?
第一层分析:内在关系模式
1、刘翔、罗伯斯、亿万观众、领导……
2、刘翔、同学、周围人群、父母……
第二层分析:名气与自恋
1、最核心的自恋:控制感
2、控制感即,世界在我意料之中
3、这是一种幻觉
4、名气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这种幻觉
思考:自我实现的预言。有意无意去做;有名气自己去做;观念迫使自己去做;权力迫使自己去做。男人希望三个好东西,公平,幸福和快乐。人希望周围世界按照预言进行安排。控制别人是很累的事情,当然控制自己也比较累(最好是和谐相处)。许多人的睡眠障碍就是预言的实现。因此想法不要太执着,不要有自恋。
控制感与控制欲望
1、控制感+爱意=杀死对方的精神生命。这是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控制实际是占有,不是真正的爱。
2、为何家会伤人?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伤害的往往是最亲的人,如果伤害陌生人,那就是精神分裂症。
3、控制感,也即自恋幻觉比钱权利更重要
4、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感,当过于执着时,就成了枷锁。当然没有执着,也就没有成功,但是太执着,人生是太累,人生就是这样的艺术。太执着,大约就是病态的意志。所以成功的人,往往有精神障碍。
投射性认同
1、支配的投射性认同
2、依赖的投射性认同
3、迎合的投射性认同。我爱你,希望你爱我,健康的爱应该是相互的。
4、情欲的投射性认同
譬喻:一头熊的故事和一匹马的故事。一头熊在笼中,时间长了,如果去了笼,熊仍然在站着。因为它感到家就是笼,没有笼了,反而不习惯。
投射性认同的ABC
A:我这么做是为了你
B:你为什么还不那么做
C:你不爱我,这个坏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