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营造氛围、提升品质
—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陈捷
吴剑整理
2008-9-22
自从心理咨询师开考以来,现在已经达到每年报名参考人员3000人的规模。考试培训机构30多家。这些工作建立了交流平台,形成了社会氛围。
2001年8月3日,制定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标准,当时就认为有良好的前景。2002年考试开始,福建省目前到2007年底为止,已经有6102人考试,2563人取得资格。取得资格的人员中有20%的教育工作者,15%医务工作者,10%公安工作者,其他职业55%左右。在2563获得资格的人员中,独立开业的寥寥无几。事实上,心理咨询有广泛的社会需要,但是市场并未充分形成,非处方性的帮助能力有限,队伍良莠不齐等,迫切需要心理咨询行业指导。
心理咨询师是个不断成长的终身职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咨询师有比较完整的继续教育体系,心理督导体系。目前中国的前期教育重视,后期教育缺乏。取得心理咨询资格证后,发现实际工作能力仍然有许多不足。我们许多心理咨询师取证前没有业务见习,取得证后又没有业务指导。其工作效果,服务质量也没有标准,没有规范,督导空白。督导体系的建立是心理咨询健康发展的重要部长,目前这些行业标准如何制定需要探讨。领导部门的制定标准,发放证明的服务,行业需要指导监督。
目前心理咨询考前培训机构有30多家,考试前的培训是考试体系的一部分,是职业能力培训的一部分,但是这些也需要实战经验,实际观察,小组成长同时进行。我们目前主要开展认证培训,但是职业培训不足。还有通过率的问题,也制约机构的发展。目前福建有400多家各种劳动培训机构,整体规模都比较小。象在中央电视台里,福建的培训机构基本上都没有广告。当然也有比较成功的培训,象企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就比较成功,常年生员不断,这些和福建重视经济建设有关系。培训应该不局限在目前层次,应该包括联合会,论坛,征文等形式,这样才能够越来越大。各种需要点和面的结合,考试的培训,培训体系,实习见学,就业指导,专家督导,这样才能够成为品牌培训。应该进行产品的打包,这些需要向华夏心理学习。规模培训可以降低培训成本,全面提高心理咨询的素质,水平和品牌。
目前心理咨询门诊和热线电话也问题不少,缺少规范,没有管理,大众误解,建设薄弱,沟通不畅,这些工作处在起步阶段,希望行业协会能够把大家团结起来,开展全面系统和持续的培训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