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残疾人
吴剑
2008-9-11
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在举办,这是世界残疾人的盛事。
我最早对残疾人的认识,是在很小的时候。那时我在外婆家,外公的妹妹吴庆英(我叫姑奶奶)就是个残疾人,拄双拐才能够行走。外婆门前常常有个盲人,他主要是算命,我也把算命和瞎子结合起来,确实需要算命先生都是盲人,这些成为他们的职业标志,那个盲人当然也给我算过命,说我的命是金兔子,一般都是拣好的说。
稍微长大后,我认识了我姑妈的大儿子,是个哑吧,我现在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人非常勤劳,也很善良,我见他时,他总是用手比划着沟通。以后上大学和工作,出差到北京,看到路上有个残疾人,他没有双臂,竟然可以用脚去穿针引线,这时我知道,残疾人有个补偿机制,就是一方面的功能受影响后,其他功能可以得到强化。就象盲人可以摸到人民币上的盲文,我到现在也摸不出,可能手的感觉不如他们。
以后,我从事心理卫生工作,并且参加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专业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也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是郭念峰老师,因为他的儿子是个智残。副主任是樊作树老师,他是北京回龙观医院的主任,是他下肢残疾人。我是该协会的理事,我才知道我们所能够见到的大部分是身体残疾,还有非常多的精神残疾人。那些智力问题,或者精神分裂症二年没有治愈的患者,都属于精神残疾。智力残疾有国际特殊奥运会,精神残疾就没有奥运会了。
我对残疾人是非常尊重的,因为我过去进行论理学思考。所有人的疾病都是我们人类的共同疾病,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残疾人。我们健全人对残疾人的态度,也就是我如果成为残疾人后,别人对我们的态度,这是将心比心。我们作为人当然不希望别人歧视我们,那我们就不应该歧视残疾人。
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发展非常快,大约是政府重视,经济发展,人性管理。但是核心问题是邓朴芳的影响不可小视,他作了巨大贡献,这些和中国的政治制度有关系,只要领导重视,什么都好解决。其实美国也是这样的,美国的心理卫生事业为什么发展那么快,是因为在60年代担任总统的肯尼迪,他的妹妹就是个精神障碍患者,所以他才特别重视。
我们需要重视,尊重残疾人。但是作为残疾人应应该自强不息,这是生命的基本要求,也是为社会减轻负担。就是通俗说的,身残志不残。许多残疾人都有明显自卑感,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虽然残疾影响我们的功能和作用发挥,但是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其他能力一样可以发展,并且使生命有意义,贡献于社会,我们每个人一样可以超越人生。这些方面,我们应该向著名残疾人学习,她是海论.凯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