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初三的升学压力
(2008-08-20 09:45:20)
标签:
健康教育心理卫生 |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
高三、初三的升学压力
吴剑、吴燕(综述)
2008-8-19
很多人提起压力,总带着一种“谈虎色变”的语气和神态。其实,压力本身只是一种事物或者一种现象,它的客观存在并无好坏之分,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地对待它而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其实,当你能在压力中游刃有余时,相信你会说:压力就是动力。
一、高三压力的典型情况
1、拼命:成绩不见起色
镜头一:缪凡从暑假开始,就进入了“准高三人”的状态。每天疲于奔命在各个补习班之间,还请了家教。因此缪凡的作业也就堆积如山,晚上要做到很晚才能睡,早上还要早早地起床背英语。
缪凡已经很久没有看过电视,没有逛过街,没有打过电脑,没有读过小说。尽管如此,父母似乎还是不够满意,因为缪凡的成绩并没有多大的起色。而缪凡也开始有点沉不住气了,她越来越不想过这种枯燥的生活,不想再参加补习班,不想再早起背英语……
点评:学习成绩一般或不好的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学业。在这种压力下,有可能会引起其他压力的产生,比如父母的强迫学习从而引起亲子关系的紧张,产生关系压力。缪凡对压力的应对方式是放弃,因为她在压力中产生了强烈的无助感,她无从面对,除了被动地接受眼前的事实。其实,接受事实本身并不是坏的应对方式,应坦然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用勇气改变那些应该被改变的事情。
2、复读:心情无法复原
镜头二:刚刚过去的高考是陈飞心中撕心裂肺的痛。陈飞成绩一直很好,钟情于一所北京一流大学,但在高考中却紧张过度,发挥失常,分数线刚过一般本科。怀着不甘,陈飞选择了复读。复读生活开始了,沮丧的心情还未复原,失败似乎让陈飞变得更为脆弱,他不敢想象复读后的结果,假如还是不能得偿所愿……陈飞整天被这些念头困扰着,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说高四承受着比高三更大的压力。痛苦中陈飞开始失眠……
点评:高四生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对失败的恐惧,对未来的患得患失。有的人在经历失败之后能够坚强地面对,等待新一轮的拼搏;有的人却容易沉溺在失败后的悲观情绪中无法自拔,其实他们是无法面对失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面对还是逃避。
陈飞选择的是后者,结果是:由于没有正视失败,被失败的阴影笼罩,对未来产生悲观的预期。假如你是一个复读生,假如你还没有走出上一次高考的阴影,请抓紧时间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压力。
3、厚望:心理压力太大
镜头三:苏行的日记——“上了高中,压力好大,上了高三,压力更大。父母的期望不能辜负,老师的耳提面命令我招架不住……父母和老师都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同学们也在明里暗里和我较劲。考完试后,要和我对答案,问分数,再说一些似吹捧似讽刺的话,好难受。却又不能发火,脾气变得越来越坏了。
我想自己回家复习,想一个人在一间房间里单独呆一段时间,哭也好,思考也好,我就是不愿意和人交谈。我这算心理疾病吗?将来到社会上是否也难以和人相处……”
点评:成绩优异者的压力更多地来自于父母和老师的高期望,由于他们处于金字塔尖,所以就更加谨慎小心,高度紧张。与此同时,成绩优异者之间也互相竞争,学习一般者则或明或暗地嫉妒他们,也使他们几乎得不到同伴群体的支持和理解。
苏行就是这样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他的应对方式是:压抑,回避,他唯一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逃离外界的压力。这样下去很大的可能是形成孤僻的性格,与他人难以相处,难以适应新的生活,这的确就是心理问题了。
二、高三压力过大的负面影响
1、不利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素质教育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不但要有科学文化知识素养,还要有思想道德素养、身心健康素养,以促进整体能力的提高。
2、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就是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多鼓励他们求异思维的发挥,甚至是异想天开,这对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至关重要,而现行教育体制下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学生个性发挥的极大压抑。
3、不利于学生团队精神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团队精神在当今社会中尤其重要,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战争年代,如果我们的士兵没有一种团队作战精神,如何能多次创下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事迹;当今,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科研团队的协作精神,单靠一个人的力量也是不能成就大事业的。而现在的学生多的是竞争,少的是合作;多的是嫉妒,少的是关爱;多的是自私,少的是奉献;多的是沉默,少的是交流。
4、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心理健康对青少年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与保证。如果一个人经常地、过度地处于焦虑、郁闷、孤僻、自卑、犹豫、暴躁、怨恨等不良心理状态中,就不可能在学习生活中发挥个人潜能,取得成就。2000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甘肃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报告:甘肃省天水市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14.5%。而处于人生转折点的高考生们更是心理问题重重。据报道,在前年的高考中,一名考生在答数学卷时,因时间紧张未能做完,情急之下撕毁自己的试卷,还将前后两桌同学的试卷也撕毁。我觉得这是严重的心理扭曲现象,还有高考前后自杀等现象的出现,都是心理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
5、从家长、教师和学校的角度来说,压力过大也会导致诸多不利。家长压力过大会感染孩子,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孩子从容应对考试;老师也由于重分数的片面思想,也会导致压题性质的教学倾向,和学生一起搞题海战术,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的传授,省去教学大纲中的主导精神,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致命的危害;高考使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因而模糊了学校的定位和特有的育人功能,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也终究会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大浪潮中暴露出种种弊端。
三、高三学生减压的原则是:
1、把目标放的现实一点儿会好点儿,自己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当务之急是制定好的符合自己学习计划,照计划执行,不要着急。
四、合理应对高三压力
颇受种种忧虑困扰;总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为一些不能改变的事情、为将来不可预测的情况担忧。每天反复回想自己遇到的麻烦事和各种令人担忧的情况。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常对自己感到不满,即使完成了一项任务,也不会有好的感受,精神仍旧不能放松。想回避困难。
五、具体减压措施
1、运动减压
运动减压是通过一定的身体运动来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对于长时间处于高压力、高紧张状态下的考生,身体运动可以及时消除疲劳,转移注意力,恢复身体平衡,消除紧张感。通过运动,考生可以劳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是进行有氧运动,使肌肉作持续而有节奏的活动,如慢跑、打羽毛球、游泳、跳舞等。
二是进行低密度运动,如散步、清扫屋子等。三是针对不同的情绪状态进行运动。当你感到疲乏时,抬起下腭作收缩下腭的活动,进行深呼吸并挺直腰杆。当你愤怒时,身体左右转动,心中缓缓数数,并慢慢进行深呼吸。当你焦虑不安时,跳动身体,并左右转动三分钟左右。
2、观念减压
对考生来讲,考试压力是无法避免的,但压力的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的个人认识。对于中考、高考这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观念。对有的考生来讲,可能就意味着压力和负担。观念减压,就是改变对考试的看法,消除那些不合理的观念和非理性想法,重新评估和认识整个考试,寻找新的意义和积极的结果。
3、冥想减压
早晨或傍晚选择一个较安静的地方,避免外界干扰,坐在椅子上,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东西或一个字上,冥想20分钟。也可运用香水冥想法。给自己喷上香水,采用盘坐式,闭上双眼,集中精力,进入较深的意识状态,幻想自己在一个百花齐放的花园里,微风吹来,飘来各种花香,花园里有一条蜿蜒的小溪,小溪里散发着各种各样的美丽花瓣。打开你全身毛孔,吮吸每一朵花香,感觉这种花香像一股气流,又细又长,慢慢地沉入你的丹田。想象这些花香作用于你的身体细胞后,产生了更多的活力和生命力。
4、营养减压
营养减压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这是考生减轻心理压力的生理保证。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如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胡萝卜能提高记忆力,香蕉对人的大脑产生成功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少食、多餐也有助于减轻考生紧张与疲劳。
5、音乐减压
当考生感到紧张时,可以选用一定的音乐来作引导,情绪就会随着音乐节奏而放松。在心理学上,音乐疗法的效果与行为、态度、压力改变的关系已得到了证实,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广泛地应用于压力处理和健康维护等方面。例如,《高山流水》和《阳春白雪》可以让听者完全融于清幽静谧的大自然中,心灵随着丝竹之声而荡漾在天际之间,心理的压力和烦恼就随之消散了。
6、洗澡减压
将身体完全浸泡在38-40摄氏度的温水中,先让手松弛,轻轻浮在水面上,想象这种松弛上升到肘部,并沿着手臂、肩膀和背部上升到头部。
7、幽默减压
幽默在缓解压力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幽默对我们心理上的影响很大,它使生活充满情趣,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活跃的气氛。考生可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一些幽默材料,看一些相声表演,让自己大笑不止,最终达到减轻压力的目的。
另外应该克服不当减压方法:具有攻击性或破坏性的发泄方法,借助药物、酒精和烟草的减压方法,暴饮暴食,疯狂购物,逃避现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