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面对开学恐惧症?

(2008-08-20 09:41:58)
标签:

健康

教育

心理卫生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如何面对开学恐惧症?

吴剑、吴燕(综述)

2008-8-19

一、开学恐惧症的症状及其原因

  开学恐惧征的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缘无故发脾气、浑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有的还有头痛胃痛等躯体不适症状。主要的诱因是“开学”这个特殊的事件,导致自己对学校生活的适应产生焦虑和恐惧或对分离性焦虑、学习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唤醒。前者是由于自己的人格缺陷或对学校和学习过于紧张所致;后者往往在学校学习或在其他活动上有挫折和遭受委屈、羞辱的经历。升学压力、人际交往不适应等方面是导致“开学恐惧症”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的学生、部分过于追求完美的优秀生等五类学生是“开学恐惧症”的易发学生群。
  一部分是因假期作息生活极不规律,每天看电视、上网、晚睡,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丧失殆尽;有的在假期里过惯了被照顾的生活,对开学后的独立生活忧心忡忡无所适从;还有的学生担心新学期功课太重,担忧学校人际关系等,这些已知的与未知的矛盾重叠交织在一起,更是在为开学恐惧症推波助澜

家长也有开学恐惧症,开学以后,部分孩子心情紧张、害怕上学的“开学恐惧症”已“传染”给家长,一些家长开始失眠、焦虑,甚至全身不舒服。
  多学生的家长说,自从发现开学的日子一天天近了,自己就开始失眠,心情烦躁。孩子一开学,自己要早起,给孩子预备早饭、准备衣服、收拾书包;晚上得陪着孩子学习。据家长说,每天起码少睡两个小时。还有,孩子开学家长需要做的事太多了,检查作业、买教辅材料和文具、包书皮、整理书包……开学前还得买新衣服、新文具,有的孩子还要新的复读机甚至手机。
  有关专家表示,家长们的这种表现,主要还是来自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对孩子学习的过分紧张。家长应该把开学的准备“分散”出去,该让孩子承担的就让孩子去做,家长包办一切的做法不仅家长受累,孩子也不快乐。家长要自己调整好心态。

二、开学恐惧症的治疗方法

  如何才能消除“开学恐惧症”呢?

  首先,学生本身应该从寒假那种轻松、自由的状态中走出来,适度紧张起来。新学期开学初,学生应确立新目标,目标要切实可行,才能对自己起到激励的作用,精神饱满地迈进新学期。
  其次,家长应该帮助学生在开学初期做好以下五方面:
  1、家长应抱乐观的态度,多跟孩子谈谈学校和新学期,从正面的角度去迎接新的学期,给孩子以信心,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语。家长不要把老师描绘成严厉凶狠的人,也不要把学校描绘成痛苦难受的地方,应给孩子以幸福感,让孩子对上学感兴趣,期待上学。
  2、放假时,许多孩子的生活秩序打乱了,常常是看电视或上网到很晚,而早上又贪睡不能按时起床。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孩子的心理就还在“放假”,对上学会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家长应及时地纠正孩子的生活习惯,为了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应该帮年纪较小的孩子订好作息时间表,每天督促孩子按时起床、饮食,保证孩子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
  3、如果孩子有“教室焦虑症”,最好不要先让孩子吃抗焦虑药,应先从调整心态开始,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与同龄人的交往。
  4、跟孩子多谈谈学校生活,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从日常娱乐、游玩等话题转向有关学习的话题如作业、同学关系等。
  5、开学后的假日里,家长应该尽量少带孩子上公园等游乐场所,多带孩子去书店看看书,或者一起去购买学习用品,给孩子营造学习氛围,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喜欢上读书。 

三、不同年龄的学生的不同侧重方法

 1、小学生训练得适度,心理别“放假”

  对于即将告别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儿童,为了让他们适应新的小学生活,家长可以提前训练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尤其对寄宿的孩子来说更为重要。但这些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弱,情绪常极易引起连锁的生理疾病,因此家长在训练孩子时应该适时适度。

  放假时,许多孩子的生活秩序打乱了,常常看电视或上网到很晚,而早上又贪睡不能按时起床。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孩子的心理就还在“放假”,开学后很难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家长应及时纠正孩子的生活习惯。

  2、初中生接受新环境,多交新朋友

  小学养成的学习生活习惯,到了初中就不适应了。

   首先,学习内容和方式不同了。许多孩子会发现比较大的变化为“三多一少”,即课程多,授课教师多,作业多,休息时间少。其次,人际关系也不同了。在小学时,他们以大自居,是大哥、大姐,到了中学,他们成了小弟、小妹,这种高峰到谷底的落差,引起他们的失落感。

  面对新环境、新变化,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并做好相应的心理调适;还要尽快了解新环境,主动接受新环境,使自己尽快融入集体,多交一些朋友。

  3、高中生增强抗压性,学会抗挫折

  每年9月份,对即将开始的高一生活,大部分学生是陌生的。

  首先,是对高中学习生活的不适应。高一的学习难度比初中加大了,不仅学习的强度及量有显著增加,而且,所学知识更概括、更抽象,更难于理解了。其次,是人际关系不适应,高一新生如果迟迟结交不到新朋友,会使学生感到很孤独,产生种种不良心理。

  由于一进高中就有一种紧张的高考气氛,同学间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会给新生带来压力,严重的会产生心理障碍,因此要对高中新生提前进行“抗压”和“抗挫”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