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道德
吴剑
2008-7-26
那天,和一位心理咨询师讨论心理学问题,当然对许多心理咨询师来说,还是个道德问题比较明显。
大多数神经症的患者都存在道德冲突和道德痛苦。所谓道德冲突就是,欲望和道德之间产生的冲突,形成的选择,结果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量,形成了长期的,模糊的,深刻的摩擦,如果不能够面对这样的冲突,扭曲这样的冲突,往往就容易形成神经症,包括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等。因为这样形成的扭曲冲突,虽然痛苦,但是痛苦可能下降,可能明确,可能简单,可能大众。因此许多病人来心理咨询时,形成了睡眠的痛苦。如果说他有心理冲突的道德痛苦,病人是不能够接受的,如果说他有睡眠不好的痛苦,大约病人和社会都能够接受,结果疾病就这样造成了。
如果病人道德感很强,欲望很差,大约也形成不了冲突,所以老年人神经症非常少;如果道德感很差,欲望很强,更不会形成冲突,所以坏人总是很快乐。我在心理着想,也总是提出问题,为什么坏人总是很快乐。大约是因为坏人的道德约束比较少,欲望容易得到满足,心理素质比较强。这里我们说的坏人,我们必须承认人的欲望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实现欲望的方式有好坏之分。性欲是个需要,是人的本能,本身无所谓好坏,如果是通过婚姻方式满足,就是好的方式,如果通过强奸方式满足,就是个坏方式。
这里,我们就需要讨论道德问题了。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的外在约束,道德是社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因此法律是社会对人的行为要求的底线,如果不那样做,就要受到惩罚。道德是社会对人的行为的提倡,不那样做当然不会受到社会惩罚,但是社会通过人的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形成了人的内在良心,最后通过人的心理自我惩罚起作用。人人都怕法律,但是人不怕道德。人只有存在道德感时,才产生道德痛苦,才能够产生道德约束,因为人的趋利避害的。人没有道德感,也就没有道德痛苦,也就没有道德约束。
因此,人的不同道德水平,决定了人得不得心理障碍,和得心理障碍的痛苦程度。这些既有人的道德水平,社会的道德状况,人的行为的道德程度之间产生的差异,如果是一致的话,大约这样的人是心理和谐的,如果差异比较大,冲突就明显,痛苦就深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心理病人都受过严格的家教,道德观念都比较强,自我束缚都比较重。因此,他们不仅为了不德的行为而痛苦,甚至为正常的行为而痛苦。象许多孩子产生了正常的自慰行为,都可能痛苦。
我们在讨论问题时,举了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当代女性的心理问题和挑战,特别是中年女性,尤其是那些孩子已经上大学进入空巢期的中年女性。一是女性比男人少根精神支柱,男性多少有个事业心,女性基本上都是一心一意在孩子,说明一个精神支柱是危险的;二是女性过去关注孩子,现在孩子不需要也不可能关注了,开始突然关注自己,却发现一无所有;三是女性的自我意识成长,特别是性意识的成长形成了烦恼,因为女性是不断提高过程,男性是不断下降的过程,形成矛盾交叉;四是因为审美疲劳,情感需要,才发现自己的真实;五是这代人接受的非常传统的道德教育,面对的是现实迅速开放和诱惑,容易形成心理矛盾。因此这样女性容易形成心理困惑,如果用些其他东西麻痹自己到也可以,象打麻将,打游戏等。但是如果真正面对自己内心世界,才发现是多么可怕。
我们总是认为,只有孩子才有心理成长,其实不然。我们每个人的心理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包括我们自己,只是不同阶段的区别。这样年龄的女性也已经进入新的心理成长期,所以女性的第二次青春的开始,但是这样的成长总是伴随着烦恼、痛苦和选择。我建议那位心理咨询师学习《第二性女人》(西方称女人是圣经),《廊桥遗梦》(女性心理冲突的典型作品),可能对她们的选择有一定作用。
最重要的任务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许多人不愿意面对自己,真实的自己。总是认为那个真实的自己非常可怕,因为那个自己包括欲望的自己,兽性的自己。但是我已经告诉大家,欲望是正常的,没有好坏之分。欲望的压抑和放纵也是有害的,因为那也是自我的虐待。采取合法、合理、合情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欲望才是健康的道路。包括改善现有婚姻、出现婚外感情、婚姻解体、自慰性方式等。这些方式我们也不必进行道德评价,因为那是他个人的选择,我们的社会已经变得非常宽容,这是成熟社会的标志,只要他的行为不影响别人的利益就可以接受,但是最好不要选择压抑的方式,因为那至少在心理上不健康。
人选择什么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没有绝对正确和错误的标准。因为人的情况不同,环境不同,心理不同。大约是选择自己心理能够承担的方式,是因为社会宽容了后,自己能否宽容自己呢?如果自己不宽容自己,不接受自己,才产生心理冲突,我们说的心理和谐。我们大约是能够做心理承受范围内的事情,严重超过承受范围最好不做。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后果,对后果的承担是个成熟选择。
我这样进行的心理咨询,一定是个建议性的,因为心理医生永远是建议。这样的分析帮助病人了解自己,分析自己,大约病人就能够成长了。我们不能够对病人进行道德指责,也不进行道德判断,甚至有时候还要打破那些所谓的不道德的道德。因为大体上病人的痛苦来自过分道德,如果我们再雪上加霜,那心理医生的行为是不道德的,甚至可能因为这样心理咨询病人出现自杀。
我们只是打破病人那些看起来象道德的东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周围环境,心理需要,现实状况,重建道德系统,这个道德系统比较合适他自己。使的道德痛苦下降些,使他的心理需要压抑少些,使他学习用智慧和行动去追求自己的需要。当然,有的人会问:这世的病人会不会变得不道德了?我想不可能,因为病人的道德体系建设是多少年的事情,一次心理咨询能够全部改变是困难的,一定的位移是可能的。当然还有人会问:这样的心理医生心理咨询行为道德不道德呢?我想也是道德的,因为心理医生不是道德家,他是解决病人的当事人的痛苦,使病人快乐和健康,这才是大道德。如果是个道德家,最好不要做心理医生,那样可能会使病人自杀。但是作为心理医生必须了解道德,而且必须有系统的,和谐的,科学的,充分的道德体系。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版权所有,请注出处!作者:吴剑;心理时空的BLOG网址:http://blog.sina.com.cn/xlsk)
(图片:欲望眼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