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理救援情感 |
分类: 朋友佳作、作品共享 |
福建首支青年志愿者心理援助服务队26日到都江堰
http://news.fznews.com.cn 2008-5-26 23:37:48 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州新闻网都江堰26日电
这批志愿者共23名,均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据介绍,他们是全省400多名符合条件的报名者中,择优选出的。他们也是受团中央委托,第一批入川的专业心理援助服务队。
用爱化解忧伤
突然,小女生哭了:“阿姨,我怕!”闻者无不落泪。“别怕哟,好娃子,哭过了就更坚强啰。”她们俩紧紧相拥,一说一答,恍若母女俩在倾诉着什么。
小女生叫邓敏,是都江堰一所中学的初二学生。在汶川大地震中,邓敏失去了最疼爱她的外婆。十几天来,这个心结在她心中越拧越紧,以致于常在梦中惊悸而醒,独自伤心流泪。经过赵老师半个多小时的细心疏导,小邓敏露出了笑容。
赵冰洁介绍,小邓敏和灾区其他小朋友一样,患得是应急性心理障碍。这种心理疾病往往来自突如其来的刺激,其症状表现为焦虑、失眠和幻觉等。正确的心理疏导是不要让他们重复回忆不幸,而是要用爱慢慢触动患者心灵深处最软的一隅,并用爱包裹提升,把忧伤淡化掉。
体会“众志成城”
记者注意到,这片由几十幢简易房组成的幸福家园里,机构十分完善:有居委会、派出所、图书馆、救灾物资配发部门、媒体接待机构等,让记者深切地体会到了“众志成城”4个字。
她叫邹倩兰,是个十分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小邹今年上初一了,职业道德告诉记者,不去唤醒她伤心的回忆是最佳的采访方式。看到记者站在烈日底下满头大汗,她悄悄递过一瓶水。记者执意不接,小倩兰急了:“喝呀,这些水都是全国各地的叔叔阿姨送的。”现在小倩兰、邓敏,还有一批小朋友们既是受灾人员,又是小小志愿者。记者看到,小朋友们人手一叠科普知识读本,读本的内容是如何防震逃生,大灾之后如何防大疫的。分发的对象是他们的父母、亲戚,以及来访的客人。
心理专家认为,让这些小朋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化解心理危机的一种良好的方式。
两小时疏导十位小朋友
短短两个小时内,福建志愿者共为十几位小朋友进行了心理疏导。
青年志愿者、南平市人民医院高级心理咨询师吴剑告诉记者,心理危机一般分为应急期、高峰期、平台期和衰竭期。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为两个星期,所以现在灾区的小朋友是最需要心理疏导的时候,他们所采用的是支持性心理干预,即安慰、鼓励和支持。用爱心为灾区人民渡过难关,而不仅仅是小朋友。
(福州晚报特派记者 雷岩平)
本文来自:福州新闻网
http://news.fznews.com.cn/dsxw/2008-5-26/200852671L-0O7cXX233929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