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 |
分类: 朋友佳作、作品共享 |
南平市群体性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南平市卫生局
二○○八年三月
南平市群体性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应急
处置演练方案(讨论稿)
引子(背景资料)
演练地点:(队伍集结地、现场指挥台)南平市中院训练中心
场景:1、主持人陈述事件发生发展经过。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某学校群体性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应急处置演练现在开始。
主持人:参演人员有:南平市卫生局、南平市教育局、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平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南平市120急救中心、南平市第一医院、人民医院、延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延平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南平市实验小学部分老师和四(7)班学生。
主持人:请各参演队伍入场。
场景
场景:各参演队伍依次进场,顺序为120急救小分队、医疗救治小分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小分队、卫生监督应急小分队、公安干警小分队。
参演人员: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名;市、区卫生监督所 5名;南平市第一医院(120)6名;南平市人民医院2人;延平区实验小学老师3人、学生20名(12女,8男)、家长若干;公安干警2人;记者3人。(附件一)
主持人:首先由我介绍背景资料。2008年3月,延平区部分乡镇多所中小学发生麻疹疫情,累计发生16起,发病人数277人,主要波及在校学生。疫情发生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非常重视,为预防和控制疫情,延平区疾控中心就疫情预防和控制进行专题分析,建议对尚未发生麻疹疫情的学校学生进行应急预防接种。经报延平区卫生局和延平区政府批准同意,并报南平市卫生局和福建省卫生厅备案后开展。使用疫苗及注射用水由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采购,逐级下拨。正规生产、批签发合格、在有效期内的3万人份麻疹疫,通过全程冷链运输抵达延平区。延平区疾控中心抽调专业人员,经培训后,对人口流动性较大、尚未发生疫情的学校进行应急预防接种。
场景:报第一幕
第一幕
演练地点:学校教室
参演人员:预防接种人员(4名);校长、校医、老师、学生(20名)
主持人:经联系,4月15日上午,延平区疾控中心应急接种小分队在周科长带队下,对延平区实验小学在校学生开展应急预防接种。延平区实验小学现有46个班级,一~四年级8个班,五、六年级各7个班,在校学生2758人,均为走读生,教师156人。学校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对各班级接种顺序进行安排,地点为各班级教室,通知了各班级老师、学生。请看第一幕《事件发生和报告》
校广播通知:各班级请注意,今天疾控中心到我校打预防针,请学生在班级等候。
场景一:预防接种实施与事件报告。
主持人:预防接种人员在校医带领下,首先从六年级开始接种,现在到四(7)班教室进行预防接种。(人员上场)
场景:预防接种人员身穿工作服,用冷藏包携带麻疹疫苗、一次性注射器、消毒用酒精以及必要的急救药品来到四(7)班。4人分为两小组,预防接种安排在讲台边进行,由班主任维持秩序,学生按照学号依次上前接受预防注射。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注射,四(7)班还剩3个学生就要注射结束。此时,四(7)一名注射过的女学生说头晕、胸闷、没力气,腹痛、面色苍白,出冷汗,随后晕到在地上。校医和接种人员立即将这一女同学扶起,平躺在凳子上。
班主任:校长,我们有一个学生在打疫苗后,突然晕倒,你快来。
校长:我马上就到。
在紧急处理不见好转后,学生继续出现不良反应,喊头晕、四肢无力、肚子疼、恶心、呕吐等。
校长(在教室里当着学生面):120指挥中心吗,我是实小校长。我们俩个学生在打疫苗后,肚子痛,突然晕倒,情况紧急,请你们快来救治。
带队领导:通知暂停接种疫苗。
校长:陈医生(校医),你赶快叫各班主任问问其他同学还有没有反应的。
校广播:由于打预防针出现反应,请老师和同学都到各班级去,不要吵闹。老师全部到班级维持秩序。
主持人:班主任逐个询问有没有反应。此时,述说出现头晕、胸闷、恶心、腹痛、四肢无力等全身不适感症状,并出现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的同学越来越多。部分没有打预防针的班级学生也述说有相似症状。教室个别学生开始哭闹。校方询问接种工作人员,学生接种疫苗后,为何出现反应情况。面对逐渐增加的发病学生,工作人员解释无效。校长与老师情绪逐渐激动,言语偏激。学生看后情绪更加紧张,哭闹学生增多,场面混乱。
校医:报告校长:据初步统计,全校有117名学生出现头晕、胸闷、恶心、腹痛、四肢无力,并出现呕吐等症状,其中一年级4人,二年级5人,三年级6人,四年级70人,五年级16人,六年级8人。
主持人:看着学生不良反应事态进一步扩大、局面无法控制,形势严峻。学校校长立即向延平区教育局、带队周科长立即向单位领导报告。延平区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同时向延平区卫生局、南平市疾控中心报告,并按规定向当地药监部门报告。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省疾控中心和南平市卫生局。
场景:报第二幕
第二幕
演练地点:学校教室、医院急诊科
参演人员:120急救小分队;医疗救治小分队;预防接种人员;校长、老师、学生、家长
时间约10分钟
主持人: 120急救指挥中心接到学校求救电话报告后,立即派出医护人员,出动120救护车,将学校出现晕倒、四肢无力、肚子疼、呕吐等较重症状的学生按要求转送至南平市第一医院进行诊治。请看第二幕《病人转运与救治》
场景
120急救小分队入场。
场景:120急救小组到达现场,医生说明来意、向学校了解有关情况、询问病人的基本情况和病情;对危重病人进行现场抢救。
主持人:120急救小组赶到现场,医生向学校人员询问病史、了解病情,包括核对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初步诊断等。(停顿)
场景:家长上场
主持人:部分家长听到消息也迅速赶到学校了解情况。
主持人:医生迅速对学生进行现场抢救处理,随后抬送学生上救护车。并向120指挥调度中心报告现场情况。
场景
主持人:途中医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电话通知医院,请求做好接诊准备。
主持人:120指挥中心接到现场报告后,感觉事态严重,立即向院领导报告,院领导指示,医院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通知内科、儿科等相关医护人员在急诊科集结待命。
场景
主持人:120急救人员将出现较重反应的学生送到医院,与接诊医护人员交接病情与途中情况。接诊医护人员立即将学生送至急诊科。
120急救小分队队长:报告指挥中心,我们已顺利完成病人转运任务,请指示。
120指挥中心:同意返回。
场景:医护人员对生病学生采取救治措施。院领导到现场指挥。
常规检查、心电监护、给氧、静脉给药等。
主持人:对发病学生进行紧急救治后,由急诊科主任、感染疾病科主任、儿科主任和神经科主任组成临时会诊组,对抢救情况进行会诊讨论,制定进一步的诊疗计划。
临床救治组组长:报告院长,临床救治组正按规范治疗学生,目前学生病情较稳定,请指示。
院长:请继续观察、妥善治疗。
场景:报第三幕
第三幕
演练地点:医院急诊科、实验小学教室
参演人员: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小分队、检验人员;卫生监督应急小分队;预防接种人员;学校负责人、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公安干警
场景 1、流行病学调查、检验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采样。
要求人员按顺序进场,全过程约15分钟
主持人:南平市卫生局接到报告后,根据应急预案,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派出分管领导和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平市卫生监督所、南平市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等单位计划免疫、流行病学、卫生监督、临床医疗等专家组成的现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小分队前往现场,会同延平区调查处理。指示南平市第一医院积极妥善治疗发病学生。同时按疑似群体性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上报市政府和省卫生厅。并通报南平市药监局。南平市公安局接到市政府指令,派出公安干警到现场维持秩序。请看第三幕:《现场调查与处置》。
指挥长:请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小分队和公安干警入场!
场景:4名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两名公安干警进入学校,向学校负责人了解情况。公安干警到现场维持秩序。
主持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侦察,通过调查核实诊断,查明可能的危险因素,判定事情发生原因,了解目前突发事件状况和发展趋势,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妥善处理提供决策依据,可以说是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灵魂。本幕演练内容包括对病人、知情者等的调查。”
“流调人员进入现场后,首先听取学校负责人、老师以及现场接种人员有关情况介绍,初步了解学生发病情况,及处理措施。了解学校学生、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人数、户籍组成、健康状况等),了解学校的建筑结构、设施、环境(如通风条件、采光)等基本情况。然后对预防接种实施中使用的疫苗、注射用水以及注射器材进行调查(批号、效期、保存使用情况),调查接种人员的资质情况,调查接种过程中操作程序。初步核实诊断后,确定病例定义为,该学校15日上午出现头晕、胸闷、恶心、腹痛、四肢无力等全身不适感症状,或出现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晕撅的学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分两组,一组到医院对首发病例及收治病例进行调查,另一组到发病的班级及接种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场景:流调人员进入医院对首发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流调人员:小朋友,你好,我们是南平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向你了解一些情况。
(一名流调人员询问,一名做记录。)
流调人员: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是哪个班级的?
学生:我叫陈小红,10岁,是四年级7班的。
流调人员:家住哪啊?爸爸妈妈叫什么?
学生:我家住在….,爸爸叫…,妈妈叫……
流调人员:家里电话和爸爸妈妈手机知道吗?
学生:知道,我家电话…..,妈妈的是……
流调人员:你有什么不舒服啊?
学生:我刚才打了预防针,现在头很晕,想吐,很不舒服。
流调人员:哦,打完预防针多久出现不舒服的?
学生:大概10分钟
流调人员:你打预防针怕不怕啊?
学生:很怕,我最怕打针了。今天看到其他同学打完的说很痛,我就更怕了。
流调人员:以前打预防针有没有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啊?
学生:好像没有,但每次打我总是不舒服,难受,但没有晕倒过。
流调人员:这几天你有没有什么不舒服啊?
学生:没有啊,都很好,就是昨天下午老师通知说,今天早上要打预防针,我早上都没怎么吃饭。
流调人员:你以前生过什么病吗?
家长:我小孩平时血压和血糖有些低。
流调人员:好的,谢谢你啊。小朋友你安心休息吧,早点好起来,再见!
学生:再见!
场景:随后流调人员向医生了解该儿童的检查和诊治情况,得知该儿童确实是低血压和低血糖,其他检查均正常。
主持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到班级后,第一,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认真逐个调查患病学生的发病情况,及近日身体状况,尤其注意注射疫苗与发病及各病例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详细了解发病前可能的暴露因素,进行核实诊断。
第二,重点了解接种现场的环境情况,调查现场使用疫苗和注射用水的批号、效期,疫苗保存的冷链情况,注射用的注射器、消毒酒精等。询问预防接种人员的接种情况,是否规范操作。进一步了解事件的起因。
场景:流调人员会合,向学校布置控制措施,讨论分析。
主持人:(采取控制措施)调查工作完成后,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一是要求学校组织各班的学生回到各自的班级,维持秩序,学生不要互相影响。二是暂时停止接种疫苗、对剩余疫苗进行封存;三是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和查找学生出现不良反应可能的病因;四是进一步通过调查了解该批号疫苗的批检验报告及运输情况、南平市同一批号疫苗及注射用水的使用情况,有无类似反应出现。五是形成初始调查报告,并向指挥长汇报初步调查情况。
流调人员:报告指挥长,通过核实病例,调查结果如下:实验小学共860人接受麻疹疫苗的注射,出现症状的病例有89例,首发病例为四(7)班,陈小红。学生不良反应症状主要以头晕、胸闷、恶心、呕吐、乏力为主,病例集中在四年7班、8班学生。麻疹疫苗由某生物制品所生产,批号是:07120312-01,注射用水无异常。报告完毕,请指示!
指挥长:请归队待命!停顿,待流调人员退场后……. :
指挥长:请检验人员入场!
场景二:3名检验人员到现场对患者的呕吐物和血液等进行采样。
主持人:“流行病学调查结束后,检验人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的要求开展相应标本的采集。”
场景:检验人员进行采样。教室采呕吐物等、急诊科采血液标本。
由检验组对病人呕吐物及血液、疫苗等进行采样,主要采集病人的呕吐物及血样标本,对注射器、疫苗及注射用水进行留样。用于分析可能的原因。采样前首先询问被采样者的姓名、姓别、年龄、住址、发病时间等,认真填写样品采集记录表,将螺口试管编号。然后采集呕吐物和血液放入编号的容器内。标本采集完毕,检验人员将采集的样品与登记表的内容再次核对,标本置于密闭盒内,放入保温箱,保温箱内必须有干冰或冰排,空隙用海棉填充固定。采集后的样品用专车送回实验室检验。”
检验人员:报告指挥长,采样结束,共采集呕吐物8份、血样10份、疫苗10份:
指挥长:请归队待命!停顿,待人员退场后……
场景
指挥长:请卫生监督应急小分队入场。。
场景
时间约5-10分钟
主持人:监督人员向校长及等有关人员调查事件发生经过,学生用餐情况;疫苗接种的过程,包括使用的疫苗、注射用具、接种人员的资质、疫苗的保存等。并对学校的食品卫生及环境卫生进行调查。
场景
传染病卫生监督员携带卫生监督包,摄像、录音设备开展工作
1、传染病防治监督员使用《询问笔录》向疫苗接种方负责人和流行病学调查小组了解疫苗接种的过程,包括使用的疫苗、注射用具、接种人员的资质、疫苗的保存等情况,对相关证据摄像固化;
2、核查疫苗接种的报批手续和批准文件,并复印固化证据;
3、核查接种过程及环境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使用《询问笔录》及《现场检查笔录》。
食品卫生监督员携带卫生监督包,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采样箱,及摄像、录音设备开展工作;
1、使用《询问笔录》向校方、班主任了解有无集体食堂、学生是否食用统一配发的食品和共同进餐;检查、了解学校的饮用水情况,使用无菌瓶采集四年一班、二班的桶装饮用水送疾控中心检测;
2、向当地教育部门了解学生奶工作开展情况,开展的时间,学生饮奶过程中出现不适反应(腹泻)的情况等;对当天学校提供的学生奶饮用过程进行调查,了解饮用中是否有人发现有异味、破包或不适感觉等异常情况,及饮用后发病情况,对剩余的同批次的学生奶封存、采样送检;
3、追查同批次的学生奶流向及饮用情况;
4、检查学校周边食品销售是否存在不洁食品,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并摄像固化相关证据。
环境卫生监督员携带卫生监督包,环境温度计、温度计、风速仪、空气采样器及摄像、录音设备开展工作;
1、对学校班级的通风状况进行检查、使用环境温度计、温度计、风速仪进行微小气候检测。
2、在学校负责人的陪同下对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调查,了解是否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是否有其它的污染源。
场景
卫生监督员:报告指挥长,经现场检查、询问,1、学校及学校周边未发现污染源和污染食品、饮用水。2、学校楼整体环境卫生状况良好。3、预防接种的有关情况符合接种程序。4、学校每天上午9:30提供学生奶课间餐,当天上午全校学生2758人,有2650人(占96.08%)都饮用某企业生产的批号为20080415的某牌利乐装学生纯奶,饮用过程未发现异常情况。报告完毕,请指示!
指挥长:请归队待命!
场景
公安干警:报告指挥长,我们完成维持秩序任务,请指示
指挥长:请归队待命!
场景:报第四幕
第四幕
演练地点:学校
参演人员:专家组;流调、检验、卫生监督人员
主持人:为尽快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南平市卫生局组织计划免疫、流行病学、卫生监督、临床医疗和心理干预等专家。在市卫生局会议室招开病因讨论分析会。对这起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讨论分析,请看第四幕《病因分析》
场景:专家组讨论会
指挥长:请专家组成员入场。(指挥长一并入场)
指挥长:现在开始开会,今天召集大家讨论分析学生发病原因,请各位专家发表意见。
流行病学专家(市CDC):该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分析有以下特点:1、接种疫苗860人,出现不良反应89名,不良反应率为10.3%,2、病例主要分布在四(7)班和四(8)班,分别为36和29名。发病时间均在上午10.00-11.00点,年龄在10-11岁,女学生居多(51:38)。3、经统计分析,接种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对危险度为9.81(20/1898)。4、首发病例陈小红,女,10岁,接种疫苗10分钟后述说头晕、胸闷、恶心并发生晕撅。5、学生发生晕厥后,教师逐个不当询问学生,学生相继述说相同症状。 6、麻疹疫苗由某生物制品所生产,有效期内使用,同一批号疫苗及注射用水在本市各地使用6千人份,无类似反应情况出现。
经调查,疫苗的接种过程符合规范,冷链运输及批检验报告等符合规范要求,可以排除疫苗质量事故和接种差错事故。
指挥长:好
检验专家:检验学生呕吐物8份未检出毒物,检验血液标本10份未检出致病菌。
指挥长:好
卫生监督专家(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初步可以排除食物中毒的可能,理由:1、学校每天上午9:30提供学生奶课间餐,当天上午全校学生2758人,有2650人(占96.08%)饮用同批号同品牌利乐装学生纯奶,饮用过程未发现异常情况,除此之外,学生没有其他共同就餐史。经统计分析学生喝牛奶,与不良反应无明显关联。2、该批次奶经检测符合卫生要求;3、该批次学生奶供应到其它地区,当地其它学校未出现类似情况;4、当地教育部门3年前开展学生奶计划,今年以来没有出现乳糖不耐等饮奶不适的情况。
指挥长:好
临床专家(市院):我说说临床诊治情况。到医院诊治共有22名学生。学生主要表现有全身不适感、耳鸣、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无力等症状,经临床检查发现首发病例陈小红血压较低,其他发病学生经临床检查无阳性体征,血生化检查正常。发病学生采用对症治疗和暗示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基本康复。
指挥长:好,分析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指挥长:请归队待命!
场景
主持人:经过专家组讨论认为:该起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具有以下特点:(1)急性群体发病:有明显的精神诱发,起病急骤。(2)暗示性强:在其他学生及老师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的启发下,相互影响,诱发症状。(3)发作短暂:绝大多数病人症状持续时间较短。(4)发病学生症状反复发作,表现基本一样。(5)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不符,患病学生基本无阳性体征。(6)女学生居多,发病者基本属同一班级,处同一环境、在同一时间发作,并受同一种精神刺激引起。(7)预后良好。综上所述,综合流行病学分析、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意见为:接种麻疹疫苗后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首发病例为偶合低血压紧张晕厥。
场景:报第五幕
第五幕
演练地点:延平区实验小学、心理咨询室
参演人员:心理咨询师与健康教育干预工作人员
主持人:由于当时学校快放学,120急救车除了接走第一个发病学生外,还鸣笛接走了这一家长和他的孩子,事件很快在周围群众中传开。许多家长产生恐慌心理,立即赶往学校。学生看后情绪出现恐慌。结合全国各地发生在学校的群体性事件,市卫生局及时派出健康教育和公共卫生心理干预应急小分队到学校采取干预措施。请看第五幕《健康教育与干预措施》。
指挥长:健康教育及公共卫生心理干预应急小分队入场。
停顿,配合动作。
场景一:公共卫生心理干预应急小分队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学调查,采取干预措施。健康教育人员发放宣传单、对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做宣传工作,讲解有关预防接种的知识。张贴宣传画开展防病知识宣传。(制作展板六幅)
场景二: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场景(需要心理咨询牌、心理咨询师着职业装)
心理咨询师:小朋友,你好,我们是南平市心理咨询师,现在我们向你提供心理咨询的帮助。
(一名心理咨询师询问,一名做记录。)
心理咨询师: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是哪个班级的?
学生:我叫陈小红,10岁,是四年级一班的。
心理咨询师:你有什么不舒服啊?
学生:我刚才打了预防针,现在头很晕,想吐,很不舒服。
心理咨询师:哦,这是打预防针引起的心理反应,不是打预防针本身引起的疾病!我可以保证!
学生:我明白了,可能是我有些紧张,过去也挺怕打针的!今天看到其他同学打完的说很痛,我就更怕了。
心理咨询师:其实许多小朋友都怕打针,我过去都怕打针呢,不过你很坚强。
学生:医生也怕,哈哈(笑声)!
心理咨询师:你是打预防针引起的心理反应,不舒服马上就会过去,我可以帮助你。
学生:是吗?我应该怎么样做?
心理咨询师:思想放松、转移注意力、听听音乐就好了。
学生:你能够教我放松吗?
心理咨询师:你现在跟我学,深吸气,摒住气,握紧手!你会感到紧张。然后深呼气,放松手!感到放松,舒服了吗?
学生:(按照医生要求练习)。我感到很放松,很舒服,不紧张了。
心理咨询师:回去开始练习放松训练,就好了。
学生:好!再见!
2个场景同时进行,过程约5-7分钟。
主持人:健康教育人员通过张贴宣传画、刊登板报、召开家长大会和新闻媒体开展防病知识宣传。同时,公共卫生心理干预应急小分队展开心理学咨询工作,引导群众和学生人员积极参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学生和老师情绪平稳,家长理解,教学秩序恢复,事件等到很好控制。
咨询师:报告指挥长,我心理学小分队已对本事件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并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对学生采取适当隔离措施,对重点学生进行心理治疗,目前群众了解事件性质,一般学生心理健康,重点学生已经恢复,社会情绪稳定。报告完毕,请指示。
指挥长:请归队待命!
场景三:老师学生一并列队退场
场景:报第六幕
第六幕
参演人员:有关专家;报社、电视台记者和摄像师、南平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
主持人:由于该事件发生在学校,引起了社会各界、舆论、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南平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通过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此次事件的处置过程,鼓励群众以积极的态度正视事件的发生,无须恐慌。请看第六幕《媒体沟通----新闻发布会》。
场景:南平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有关专家、记者和摄像师入场。
新闻主持人:首先感谢新闻朋友应邀参加新闻发布会。大家对实验小学学生接种疫苗,发生的不良反应很关心。下面请南平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通报这起事件处置情况。
新闻发言人:因防病需要,延平区疾控中心在实验小学进行麻疹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接种疫苗后部分学生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接到报告后,市卫生局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派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临床、心理、健康教育等专家,对学生出现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根据综合分析认为,实验小学学生接种麻疹疫苗出现的不良反应,是接种疫苗后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事情发生后,我们在学校开展防病宣传,积极对少数出现不良反应学生开展对症治疗,消除家长和学生的恐慌心理,目前家长和学生的情绪稳定,出现不良反应的学生已经全部康复,学校已经开始正常的上课。
新闻主持人:下面请记者提问。
记者:家长很担心接种疫苗出现的不良反应,请问,疫苗质量有问题吗?
专家:近几年国家出台了《疫苗流通管理条例》《预防接种规范》等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加大了监督力度。疫苗生产企业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有关部门在疫苗生产、储存、运输以及接种等环节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疫苗批签发、疫苗冷藏运输逐级配送、一次性注射器使用、接种人员培训持证上岗等,确保儿童接种疫苗是安全有效。通常疫苗异常反应是很低的,但是接种疫苗也不是百分百没反应,常见有低烧、接种局部硬结、红肿疼痛等,一般只有1/万,极少发生严重反应,家长完全可以信赖。可以想象如果不预防,孩子一旦生病,对孩子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将远远大于预防注射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还要花费大量的治疗费用。
通过预防接种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消灭。实践证明,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
新闻发言人:因时间关系,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场景:专家、记者等退场。
主持人:本次实验小学开展麻疹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发生的心因性不良反应。卫生部门反应迅速、处置得当,及时查明原因并向社会公布,没有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指挥长:请各参演队伍入场。
场景
主持人:停顿,配合动作,等队伍开始进场后
主持人:演练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观摩和指导,请领导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