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情援助,聋哑男子“以院为家”;多方协调,救助站成了暂栖之巢

(2008-04-02 10:55:14)
标签:

健康

情感

分类: 朋友佳作、作品共享
真情援助,聋哑男子“以院为家”;多方协调,救助站成了暂栖之巢 

真情援助,聋哑男子“以院为家”

多方协调,救助站成了暂栖之巢

范发强

   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早已康复可以出院但无处安身的无名氏聋哑男子,4月1日被市民政局救助站的同志接走,终于有了暂时的安身之所。也了却了一直絮绕在市人民医院外三科全体医护人员头上的积极行使社会责任后的一块心病。

   年约60余岁的无名氏聋哑男子,是去年11月26日也是通过救助站的人员送到市人民医院的。入院时,发现该患者身边无亲人,还是个聋哑人,当时已大小便失禁,处于昏迷状态。经CT、心电图、X光拍片、血常规生化等各项检查,初诊为多脏器损害、重度营养不良、严重贫血、肺部感染、脑梗塞等,还发现患有梅毒。急诊科主任陈琦辉立即将此事向院领导汇报和相关科室协调后,引起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指示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全力抢救,并由该院医教科组织肝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等专家进行会诊,精心制定了治疗护理方案。

   患者入住科室后,因患者为无名氏,病情严重,身边又无亲人照顾,科室专门请了一个护工照看。为此,医院与市民政部门取得联系,救助站的同志了解情况后,给付了部分护工的护理费。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于今年初即已康复,可以自由下床行走,生活可以完全自理,但苦于没有接收单位,也无法和家人取得联系,一直滞留在该院住院科室,长期挤占着的一个床位。

   3月20日,救助站人员来到该病房,想详细了解无名氏患者的家庭地址等情况时,还是一无所获。无名氏男子看上去似乎活得很满足,见到许多人来看他,高兴的叽叽哑哑说不出一句话,指指点点翘着一只大姆指在我们面前炫耀,表示对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称赞!该科的医护人员介绍说:无名氏的生活没有着落,包括吃的、穿的,都是许多医护人员和好心人送的、捐助的。“这里虽好,但不是你的家”,许多人说。但无名氏听不见,也不知道能否理解。

   不说无名氏患者在该院治疗过程中费用问题暂无从落实,就是现在治疗好了其去向问题,却也成了医护人员的一块心病。据该科的黄文芳护士长称,他早就可以出院了,却一直占着一个床位,现在床位又很紧张,许多想住的病人都住不进来,也影响了其他病人的住院治疗,深感烦恼。是的,总不能一直住在医院里吧。

   4月1日,救助站的人员把无名氏男子接走了,当笔者问及如何安置时,他们也一脸无奈地说:这样的人本应放在福利院,可市里没有福利院,区里的福利院又拆迁,医院自然不能长期滞留已治疗好的病人,只好暂时把他放在救助站。看来,我市社会救援体系的建设,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既能够使需要救援的人员得到妥善安置,也能够使医院专心治疗其他病人,还能够使民政部门工作有了抓手和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