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人民医院新技术一览
项目一:前路脑室置管腹腔镜下V—P分流术
2007年3月份至年底南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腔镜外科配合下,成功完成数例前路脑室置管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
项目简介:脑室腹腔分流术,难度不大,但并发症很多,发生率很高。如堵管和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有时可达30%以上,发生并发症后轻者需拔出管子,重者会死亡。目前南平地区仍多采用传统的枕部置管及开腹后将颅端管子引至腹腔。枕部置管缺点在于要想将分流管头端送入室间孔(monro孔)前方而避开脉络丛,则需置入脑室内6—8cm,甚至更长,因解剖关系很容易置入脑组织而致脑室段梗阻,若置入长度不够,又容易被脉络丛包裹,则也会堵塞梗阻,不易操作,若反复穿刺,则会造成出血或增加脑损伤,传统腹腔段置入一般都是切5cm腹部切口将分流管送入腹腔游离50cm,极易被大网膜包裹而堵管,也可能粘连后致肠穿孔,甚至有报道从肛门脱出的,腹腔感染的机率也较高。我们采取前路置管入脑室,因解剖较恒定,能将管子置于monro孔前方,避开脑室内脉络丛,可明显减少脑室端梗阻,分流泵置于额后帽状腱膜下,睡觉时不会被压,只需3—4cm长切口。腹腔置管只需剑突下1cm孔及脐部0.5cm二孔,实际只能看到剑突下的1cm孔,术后美观。且腹腔管置于肝隔间隙,腹腔内留管短,只有14—16cm,并不会被大网膜包裹而致腹腔端梗阻,也不会导致肠道穿孔或其他损害。另外该手术脑室端及腹腔均采取改良微创方法,简便快捷,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置入物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少,颅内及腹腔感染等等致命并发症能明显减少,我院目前无一例并发症。该手术后病人恢复快,一周内即可出院,费用不高,新农合只需5500—6000元即可(包括进口分流管2200元)。目前省内也有采取枕部置管,腹腔镜下V—P分流术,但我们采取的改良前路置管,二孔腹腔镜下V—P分流术则在国内同类手术中不论从方便操作,还是并发症的预防都是最好的,而且远期治疗效果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项目二: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矢状窦旁脑膜瘤切除术
项目简介:脑膜瘤是一种良性颅内占位性病变,但其血供丰富,该病人肿瘤位于矢状窦旁,直径约5cm,且与矢状窦有粘连,除本身肿瘤供血丰富出血多外,分离矢状窦时,也有很大难度与风险,更为困难的是,该患者有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早年在九二医院已确诊),术前血小板2.5万/升,全身皮肤布满游斑,且病人有心脏、肾脏、肺、肝等多脏器严重损害,而且凝血功能异常,曾在多家医院就诊不敢手术。住入我科后,病人及其家属强烈要求手术,我们组织院内多学科专家会诊,并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最终顺利完成手术。尽管后期出现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心衰等并发症,但在心内科等兄弟科室帮助下,最终病人顺利康复出院。该手术虽属个例,但即使在省级大医院也属高难度手术。
(本栏目项目由外二科徐学华主任医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