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心理泥潭
吴剑
2008-2-18
小Z在父亲带领下,来到我的办公室心理咨询,他是春节前就约了,从县里上来也不容易。
虽然年龄不小,但是他因为留级,目前仍然在初中学习。因为学习困难,成绩下降。主要是因为他这几年走了不少弯路,甚至陷入泥潭。
他是家中独子,父母因为下岗,工作和生活比较艰苦。但是父母通过努力,在他8岁的那年,到外地去打工了,还取得不小收获,当然没有那个父母愿意离开孩子去打工,也是生活所迫。从此他就和外婆一起生活,家里条件也有些改善。
他说自己从小脾气就不好,小学成绩非常好,也是个乖孩子。但是初中就出现许多坏习惯,也出现了心理学问题。到大城市一家名医院进行心理咨询,大约是专家很忙,大约是专家时间很少,10分钟不到就诊断他得了抑郁症,从此他就走上了大量,长期服药的历史,因为专家的话能够不信吗,虽然有个电话心理咨询,也只是几分钟完了。当地的医生也就照葫芦画瓢,又是吃药。问题没有解决多少,烦恼依然。
作为心理医生,常规就是了解他病情,最痛苦的是什么,多少时间。他想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是药品治疗好了呢,还是根本就没有疾病?然后他终于找到些问题,就是担心,学习不好,自卑,恶梦等。这些可不是典型的心理疾病症状,更不象抑郁的症状。父亲说他内向,好强,不理会人,家庭教育方法不好,这也不是典型症状,而是性格特点。
虽然不容易找到问题,但是烦恼是明显的,但是许多人不了解烦恼,拒绝烦恼,害怕烦恼,甚至为烦恼而烦恼,我想他一定是陷入为烦恼而烦恼泥潭了。我开始找问题的蛛丝马迹,他母亲脾气不好,外婆喜欢唠叨,没有恋爱历史,不喜欢上网(不容易),看书困难但是想读(他说出许多书名),喜欢打台球,不想上课,做事情有头为尾,身体比弱容易感冒,平时喜欢养花种草,15岁发育没有性烦恼……。
我首先发现,他智力很高,悟性不错。许多人往往聪明,但是聪明往往被聪明误。因为聪明,所以目标很高,期望很高,结果往往就容易失望。聪明的人容易只相信聪明,而忽视情商的培养。聪明的人小时候学习都不错,但是随着学习的难度增加,更需要意志这些心理素质,他比较缺乏。
我要进一步找到他的心理矛盾,因为比较聪明,所以目标高,也没有好的情商,结果学习成绩下降,期望和失望并存,烦恼开始产生。好高务远,不够踏实成为行为习惯。他希望自己长大,但是他拒绝承担责任,形成成长矛盾。这些烦恼无法解决,百思不解,进一步加强加深,甚至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这样就被医生误诊为抑郁症,从此走上了疾病的道路。
他拒绝生病,因为他不相信。但是时间长了,他发现生病也不错。因为生病就意味着回避责任,就意味着学习成绩不好有了理由,意味着得到父母更多关心,意味着可以享受生病,疾病也就自然加重,波动。
但是他在比较,发现其他人都在进步,自己却的原地踏步。自己的疾病,使之离开人生目标是越来越远,虽然他看了许多成功书籍,而且成功的欲望是进一步加强,但是成功似乎对自己好象不可能了,不断成为梦想,他感到恐惧无助。他拼命克服烦恼,拒绝烦恼,但是烦恼却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他不快乐,这样的活着好没有意思。医生简单诊断他有病,家人只能够说他应该幸福因为有吃喝,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差不多是行尸走肉吧。
说到,分析到这里,他哭了!!!
是的,烦恼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烦恼是我们成长的动力,烦恼是我们心理完善的信号,烦恼是有力量的,但是如果被烦恼而烦恼,那烦恼就是烦恼了。因为烦恼而烦恼,就陷入烦恼泥潭,失去解决烦恼的力量,他需要外力帮助。烦恼使他失去了解决烦恼的正确态度,就是积极和乐观。烦恼使他拼命解决之,因为方法错误,结果更加深陷。
我帮助他分析烦恼,是因为他聪明,目标太高,欲望太强。但是支持他目标的资源有问题,虽然智力可以,但是情商不足,结果是离开目标是南辕北辙。解决烦恼的核心就是建立正确,客观,全面,准确的自我认识。适当调整欲望,认识优点缺点,建立合适目标,迅速开始行动。因为只是觉悟还没有用,需要用行动来落实觉悟,巩固效果,形成习惯,塑造性格。这样才能够在茫茫世界里,找到合适自己的道路。虽然过去走了弯路,但是不要后悔,因为后悔没有用,也许就是命运的安排,也许说不定能够找到人生的高速公路呢?过去的已经过去,从现在开始,寻找正确的道路前进吧!
我否定了态度过去诊断,认为就是人生的,成长的烦恼。我们愿意建立心理咨询关系,共同来面对烦恼,借助心理医生这个拐棍,走出心理泥潭,走上健康道路。
他说北京的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请他去,我认为那样没有必要,但是也可以去玩。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版权所有,请注出处!作者:吴剑;心理时空的BLOG网址:http://blog.sina.com.cn/xlsk)